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實用類】能力訓練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愛護頭頂的這片藍天。
1.下面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指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2.根據原文,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最嚴重的一項是
a、河流水量減少甚至干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導致不少地區沙漠擴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風暴光將變得司空見慣,一些地區會因為過于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
c.數以百萬計的人因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d.臺風頻頻襲擊,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
3.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各國遲遲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1850年工業革命以來,大量開采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于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4.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洲是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廣的地區,人類如果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積也將最廣。
b.一旦人類能夠控制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加劇,那么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能繼續,臺風將遠離日本。
c.為避免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學家主張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見使用核燃料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降低,全球氣溫就有可能持續降低,人類也許將面臨另一場全球變冷的挑戰。
五. 訪鋼琴演奏家傅聰
傅聰,鋼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譯家傅雷之子。1955年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第三名和“瑪祖卡”演奏最優獎。他以“鋼琴詩人”的稱號聞名于世。
你很小就開始學習鋼琴了嗎?
我的父親鐘情于法國文學,還把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譯介紹到中國來,他是羅曼"羅蘭和其他許多法國藝術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歲的時候,他就影響乃至強迫我學習鋼琴。不過,到我17歲去波蘭學習鋼琴的時候,我已經真正愛上彈奏鋼琴了。
你最喜愛的作曲家是誰?
喔,太多了:像肖邦、貝多芬、舒伯特、瓦格納……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傳后世的杰作。我們永遠不能用“完美”來形容音樂上的造詣,每種探索都是階段性的,每個新的時期對杰作都有新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