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高考專題復習——
《三國演義》核心閱讀文稿
【三國群英譜】
一、曹魏風云人物簡說
(一)曹家人物關系
1、曹操(155-220)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瞞。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改姓曹。自小就足智多謀,許劭評論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建“青州軍”,討董卓,剿黃巾,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降張繡,定劉表,統一北方。在赤壁之戰中敗給孫劉聯軍。后被封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歲。翌年,操子曹丕篡漢,建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2、曹昂
曹操長子。隨其父出征,在宛城之戰中,把坐騎讓于曹操,被亂箭射死。
3、曹丕
史稱“魏文帝”,字子桓,三國時魏國的建立者。建安二十二年,被立為世子。曹操死后繼任為魏王,不久便廢了漢獻帝劉協,自己做了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愛好文學,為當時文壇領袖。
4、曹植
字子建,曹丕之弟,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世子,后失寵。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曾被迫做詩以求自保,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最后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
5、曹彰
曹丕之弟。其須鬢呈黃色,自小善于射箭御馬,臂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搏斗。自小立志為大將,為曹操所欣賞,稱其為“黃須兒”。曾在漢中助曹操攻打劉備,后留守于長安。曹操回到洛陽后得病,遠召曹彰,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順從。后入京都朝覲,卻暴斃于府邸中,享年約35歲。
6、曹睿
史稱“魏明帝”,曹丕之子。曹丕去世后,繼位為帝。開始表現得很勤勉,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后放松下來,大修宮殿,消耗人力,耽誤農業。病危,讓曹爽、司馬懿同時輔政。曹睿在位XX年,死時年僅36歲。
7、曹奐
史稱“魏元帝”,曹操的孫子。司馬昭殺皇帝曹髦后被立為皇帝,手中無權,是司馬昭的傀儡。曹奐在位期間,蜀漢滅亡。265年被司馬炎取代,封為陳留王,魏亡。后逝于許昌,享年58歲。
(二)謀臣
1、荀彧,先為袁紹謀士,后攜其侄荀攸投奔曹操,被曹操重用,稱為“吾之子房也”。參與軍國決策,貢獻頗大。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殺身亡。
2、郭嘉,字奉孝。先袁紹軍中出謀劃策,后受荀彧推薦,歸向曹操。官渡之戰后袁紹病死,郭嘉主張緩兵以待其變,后袁氏果真出現內訌。曹軍回兵各個擊破,遂平冀州。2XX年,郭嘉隨曹操平定烏桓,回兵途中病重,不久去世,年三十八。郭嘉英年早逝,給曹操的統一大業以很大影響。次年曹操赤壁失利,還深情嘆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3、賈詡
先在李傕帳中任謀士,后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在宛城用他的計策打敗了曹操,張繡兵敗后他勸張繡歸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曹丕稱帝后,官封太尉、魏壽亭侯。死時七十七歲。
4、程昱
經荀彧推薦給曹操。于徐州用計迫降關羽,并推舉關羽斬殺顏良。于倉亭獻“十面埋伏”之計,大勝袁紹。程昱用計騙徐庶轉投曹操。赤壁之戰,提醒曹操要防火攻。隨曹操出陣,從來船的速度識破黃蓋詐降。曹操于是派人阻止來船,得以逃逸。后又于濡須勸太祖班師。后曹丕代漢稱帝,程昱任衛尉,不久去世,死時八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