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作文突破審題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第4課時 作文突破一 審題
點撥提升
一、新材料作文的審題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話題作文,它是介于舊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之間的一種新的作文命題形式。XX年17套試卷中的作文,有9個省市選擇考新材料作文,占了大多數。這種命題形式從本質上講,是材料作文,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又與話題作文類似:它給定材料,但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它既繼承了材料作文的優點,又彌補了材料作文的缺陷。過去的材料作文,會限定文體,而新材料作文的文體不限(最大限度是不要寫成詩歌)。
過去的材料作文,強調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允許有較多的立意,只有最合適的立意,而不強調最佳立意。這是新材料作文的特點。這種作文提供的材料更為多樣,既利于考生能多角度立意,也留給考生更大的發揮空間。新材料作文,吸收了過去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長處,是一種全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相比,審題立意的難度加大了。由于過去的高考中,話題作文長期占據了主導地位,備考中教師有意無意地漠視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的培養,以致有相當部分的考生遇到新材料作文時,面對作文的審題立意,有些茫然失措,寫出的作文往往偏離了題意。為了在寫新材料作文時不偏離題意,考生有必要掌握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一些程序和方法。
(一)文字材料
審題如審案,講究一個“細”字。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忌一步到位,沒有讀懂材料,像盲人摸象一樣摸住一處就寫一處,結果往往會偏離題意,審題應按步驟操作。新材料作文(文字材料)的審題程序是:
1.概括材料明要點
理清材料涉及的人或事物,如果是多個人物,確定誰是主人公;寫了什么事(起因、經過、結果),人物多的,還要注意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抓住關鍵詞語或句子,明確材料說理的角度。
2.確定性質和傾向
根據事件的結果確定事件的性質和命題者的傾向性。材料的結果好的,其性質往往是正面的,命題者的傾向性往往是贊成;材料的結果不好的,其性質往往是反面的,命題者的傾向性往往是貶抑;如果材料的結果不明朗,材料的性質往往是蘊藏的,應辯證分析,分析命題人的真正意圖。
3.關鍵詞語抓得準
抓住材料的關鍵詞語,吃透材料的基本意思,是文字材料作文審題的最基本要求。新材料作文的關鍵詞語常常是材料中議論或抒情性的語句或是總結性的語句。抓住材料的關鍵詞語后,要注意語言的轉換,可用“只有……才……”的形式把關鍵詞語變成一個有傾向性的觀點。如關鍵詞是“適度”可以轉換為“只有適度,才能事遂人愿”。
4.篩選觀點定主題
根據材料的內涵,認真分析材料中可能蘊含的各種觀點,聯系自己的現實生活,篩選出切合材料的、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題。結合材料的性質和出題者的傾向性確立主題是最起碼的要求。對多角度多含義的材料作辯證分析,是保證主題正確的必要過程,羅列觀點的過程就是對材料全面分析的過程,也是防止跑題或偏題的好方法之一。
特別提示:一定要根據材料的性質和含義多角度分析材料,排列觀點,再從中選出第一主題。運用發散性思維分析原材料,結合現實生活,列出二到五個觀點,為“好中選優”作準備。羅列觀點的過程就是對材料全面分析的過程,也是防止考生腦袋一熱抓住一個就寫、結果跑題或偏題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