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作文突破審題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命題作文在高考中一直受到重視,自XX年到XX年18套試卷中,是命題作文的,依次是XX年7個,XX年9個,XX年8個,XX年8個,XX年7個,到了XX年,17套試卷中有7個,由此可見,命題作文成了高考作文考試的主要形式。審題準不準決定著命題作文寫作的成敗。命題作文對于題目有比較嚴格的限制,標題本身規定了寫作范圍,也規定了不能寫的范圍。為此,命題作文審題必須清楚下列三點:
(一)辨清文體
拿到一個作文命題首先要審清楚題目要求寫什么文體的作文,是要求寫記敘文,還是要求寫議論文或說明文。近年高考作文雖然文體不限,但有的作文標題本身是有明顯的體裁傾向性的。如果不順著標題本身固有的體裁傾向性來寫,勢必事倍功半。例如,XX年安徽卷的“時間在流逝”、XX年湖南卷“早”、XX年湖北卷“站在________的門口”等適合寫記敘文。XX年江蘇卷的“拒絕平庸”、XX年北京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XX年江蘇卷“品味時尚”等比較適合寫議論文。
有的作文標題本身沒有明顯的體裁傾向性,如XX年廣東卷的“回到原點”、XX年廣東卷“與你為鄰”、XX年四川卷“熟悉”等,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寫作特長決定寫什么文體。考生自始至終都要嚴格按照審準的體裁來寫,決不能中途易轍。要切記:跑題絕不僅僅指主旨內容方面,體裁四不像也屬于跑題。
(二)明確特指
就是把文章的內容限定在題目外延所規定的范圍之內。首先要明確允許寫什么,不允許寫什么。如:XX年廣東卷“回到原點”題目的“原點”,就不能寫成“中點”“半山腰”“突出點”等;XX年湖北卷“舊書”的“舊”,特指“過去的”“歷史上的”“傳統的”等,不允許只寫時尚的,不寫“舊”的就是跑題。對于究竟寫什么,考生要根據自己對材料的熟悉程度來寫,作文的特指究竟指向哪一個方面,審題時必須想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考場上“辨清文體”和“明確特指”這兩步往往同時進行。如XX年山東卷“這世界需要你”,“這世界”可大可小,大可指全世界,小可指小家庭,也可指某一個圈子。“需要”就是社會的缺失方面,因為缺失才需要;因為社會的缺失才彌補。只允許寫“需要”,不允許寫不需要或無關的東西。“你”可實指,指具體的人,如父母、姐妹、兄長、師友等。“你”也可虛指,主要指境界與思想等。在這個大范圍內考生可寫記敘文,也可以寫議論文,還可以寫散文等。
(三)抓住題眼
題眼就是題目的內在含義。一個作文題目擬出來,命題者不是要考生寫表面的東西,而是要求考生挖掘題目內在的含義,即抓住題眼。題眼抓得準不準直接決定作文寫得好不好。怎樣才能抓住題眼呢?
1.詞語類文題往往其本身就是題眼
審題立意時,要準確理解這個詞語所表達的全部意義,進而切入題意的深層:要抓住詞語所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而不僅僅是事物的表面現象,要在參透事物的本質特點的基礎上解讀出該命題包含的象征意義、比喻意義、引申意義以及道理和規律。如XX年湖南卷作文題“早”,看到這個“早”字,想到“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也可以想到“早離早散早好”等,考生可以見仁見智,因此留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是很大的。
2.偏正短語的題眼一般在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