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a. 孫堅帶兵入城,撲滅城中大火,在皇宮廢墟上安營扎寨。一天夜里,孫堅從一口井里撈出了玉璽,便決定托辭離開洛陽,另謀大事,誰知此事被袁紹鄉人報給袁紹。袁紹向孫堅索取玉璽未果,便罵道:“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
b. 劉備馬躍檀溪脫險后,遇見了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伏龍、風雛,于是劉備日夜盼望得到二人。在遇到臥龍、風雛之前,劉備遇到了單福,于是便拜單福為軍師。在與曹仁的首次交鋒中,單福就顯示了軍事才能。
c. 孫策臨死時囑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死后,孫權繼位掌權。周瑜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又薦諸葛瑾。孫權拜諸葛瑾為上賓,依照他的建議,順曹操,絕袁紹,君臣齊心治理江東。從此勢力日趨強大,威震江東,深得民心。
d. 劉備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訪,卻無緣謀面,歸途中遇見了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數日后,劉備再次前往,遇見了諸葛亮的另外兩位密友石廣元和孟公威,以及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歸途中還遇見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但與諸葛亮仍無緣謀面。
e. 劉禪溺于酒色,不理朝政,聽從黃皓的讒言再次命姜維班師。姜維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后,劉禪一連十日不上朝。姜維欲殺宦官黃皓,卻被劉禪攔住,反說他容不下一個宦官。劉禪下令讓姜維領兵八萬往陜西沓中屯田避禍,既可以種麥補充軍糧,又可以令魏軍不敢輕易入侵。
答案:ae.(a..堅指天為誓曰:“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 e.姜維見劉禪信任宦官,怕黃皓加害自己,便接納了郤正建議前往沓中屯田。)
3.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
a.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從洛陽逃到中牟,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義釋曹操,與他一道來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中。呂伯奢家人磨刀準備殺豬款待,曹操懷疑他們要殺自己,于是和陳宮一起連殺呂家八人。路遇呂伯奢,也將呂伯奢殺死,并聲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憤怒地離開了曹操。
b.官渡之戰后,袁紹逃回冀州后,他的兩個兒子袁熙、袁尚等前來助戰,于是袁紹卷土重來。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計,又絕自己部隊的后路,曹軍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戰,在倉亭再次擊敗袁紹。袁紹再次退回冀州。袁紹兩次兵敗,不由氣病交加而亡。
c.孔明與周瑜一方面商議聯合抗曹,另一方面又相互斗智,周瑜欲害孔明、劉備,均沒有成功。曹操見周瑜夜窺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對策。得知蔣干是周瑜的同窗,便逼他往江東當說客。
d.周瑜應孫權之召來到柴桑,在周瑜面前,東吳的文官武將各持已見,爭論不休。孔明見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誦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銅雀臺賦》,智激周瑜。周瑜在孫權面前,詳細地分析了曹軍的劣勢,從而堅定了孫權的決心,于是孫權便拜周瑜為大都督,率軍抗曹。
e. 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再次出師伐魏,打算割隴西小麥充作軍糧。見魏軍已有防備,諸葛亮裝神弄鬼,迷惑魏軍,嚇得魏軍軍心大亂。諸葛亮乘機偷割了隴上的小麥。李嚴怕諸葛亮立功,謊稱吳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張郃引兵追趕,被孔明設計射死于木門道。
答案:ce.(c.是蔣干為了立功,自告奮勇往江東去說降。e.李嚴是誤了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