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4、呂蒙(178—219)
字子明,少年時不讀書,后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跟隨孫權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將軍。魯肅死后,掌管東吳軍事,率軍暗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名揚三國。殺關羽后不久病死。享年四十一歲。
5、陸遜(183—254)
字伯言,出生于世宦之家,十歲喪父,十五、六歲時就肩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公元219年,受呂蒙舉薦為荊州督。因巧奪荊州有功,升為將軍,封侯。公元221年,劉備發(fā)動了夷陵之戰(zhàn)。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率兵五萬西擊劉備。次年六月,陸遜用火敗劉備于猇亭,又用計大敗曹休。公元244年,任丞相,次年二月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6、黃蓋
字公覆,能征善戰(zhàn),有謀有勇,擅長使鐵鞭,作戰(zhàn)極為勇猛,一生立過無數(shù)戰(zhàn)功。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后,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后,便追隨孫權。赤壁大戰(zhàn)時,建議用火攻,配合周瑜,行使苦肉計,并詐降曹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立下大功。后來,長沙郡益陽遭山賊攻打,前去討伐。就在這次出征中,黃蓋病死。
四、其他篇
1、董卓
字仲潁,隴西人,性情剛猛,為人殘忍。在剿滅黃巾軍時曾被黃巾軍打敗。響應何進號召,以保護皇帝為名率兵進入東京洛陽,廢漢少帝,立漢獻帝。袁紹等率八路諸侯討伐時,放火燒了洛陽城遷都長安,自稱太師。后被王允與貂蟬所設的連環(huán)計所殺。
2、呂布
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后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huán)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3、袁紹
字本初,漢靈帝時為中軍校尉,領導皇宮禁衛(wèi)軍。靈帝死后,他帶兵進宮殺盡了宮中宦官。董卓控制國家大權時,他從冀州發(fā)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盟主,在諸侯混戰(zhàn)中勢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兵將最多的豪強。但在與曹操決戰(zhàn)時,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病死。
4、袁術
字公路,袁紹的異母兄弟。曾任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南陽太守。因被曹操、袁紹軍隊攻擊,率兵退駐壽春,統(tǒng)治揚州一帶。建安二年自稱皇帝,號仲家。后被曹操打敗,憂病而死。
5、劉表
字景升,乃漢室宗親。歷任荊州刺史、鎮(zhèn)南將軍、荊州牧、封武成侯。孫堅私藏玉璽而歸,劉表接到袁紹書信截擊孫堅,二人結(jié)怨。孫堅攻打荊襄,在襄陽峴山派伏兵射殺孫堅。禰衡至荊州,譏諷劉表,劉表不愿承擔殺賢之名,借黃祖之手殺之。生有兩個兒子劉琦、劉琮。病死后,劉琮繼位,投降了曹操。
【故事大觀園】
一、曹操軍團的崛起與強盛——第1回到第40回。
1、第1回到第9回——董卓軍團的覆滅。
這是整個故事的開始,主要寫董卓軍團的崛起與覆滅。小說交代東漢末年朝綱松弛,宦官當權,人心思亂,黃巾起義爆發(fā),群雄登場。董卓進入洛陽,專橫亂國,各路諸侯起兵討伐,最后王允設連環(huán)計除掉董卓。曹操、袁紹、劉備、孫堅、呂布等重要人物紛紛亮相。
情節(jié)脈絡:
宦官當權——黃巾起義——劉關張從軍——漢靈帝死——少帝繼位——外戚何進與十常侍爭權——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qū)逐袁紹,滅丁原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專權朝野,并毒死劉辯——曹操謀刺董卓——事敗出逃——十八路諸侯聯(lián)合討伐董卓——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董卓戰(zhàn)敗——火燒洛陽——遷都長安——孫堅得玉璽——率軍返回江東——曹操與袁紹發(fā)生矛盾——盟軍瓦解——軍閥混戰(zhàn)——袁紹攻公孫瓚——趙云救公孫瓚——孫堅攻荊州劉表——孫堅被劉軍亂箭射死——司徒王允設連環(huán)計——離間董卓與呂布關系——董卓被殺——董卓部將反攻——殺王允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