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核心故事:
(1)桃園結義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人民痛苦,英雄并起。劉、關、張桃園結義共圖大事。在黃巾起義失敗后,劉備充任安喜縣尉。到縣考績的督郵索賄虐民,惱了張飛,把他痛打一頓,兄弟三人繳還印綬,投奔幽州牧劉虞,劉備得到他的保薦,被朝廷任為平原縣令,暫在那里安身。
(2)董卓進京
外戚與宦官爭權,互相攻殺。西涼刺史董卓帶兵入京,大肆誅殺,廢了漢少帝,立了漢獻帝,自封相國,獨掌大權。
(3)捉放曹
曹操謀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欽佩他的忠義,棄了官職,與他同逃。逃到成皋地方,多疑的曹操錯殺了好心的呂伯奢全家。陳宮看出曹操心狠手辣,棄了他獨自走了。
(4)虎牢關
曹操逃回陳留,招兵買馬,與十七鎮諸侯會師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扼守汜水關,親與呂布防守虎牢關。關羽溫酒斬華雄,劉關張三迎戰呂布,大破董卓。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曹操率本部人馬追擊,被伏兵殺敗。諸侯互相猜忌,各自分散,結束了討伐董卓的戰爭。
(5)跨江擊劉表
自從套董卓的軍事失敗以后,諸侯就互相攻伐,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在磐河相持不下。孫堅的大軍,又渡江攻打荊州。荊州刺史劉表用埋伏計射死了孫堅,兩鎮暫停戰爭,結下了冤仇。
(6)鳳儀亭
董卓脅迫漢獻帝建都長安后,依呂布為心腹,兇橫暴虐,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司徒王允運用“連環計”,離間董卓、呂布的關系,使呂布除掉董卓。
(7)犯長安
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起兵攻入長安,殺王允,劫持獻帝,把持朝政。
閱讀記憶保鮮
㈠ 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
a.靈帝即位,宦官曹節弄權。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設計誅滅曹節。誰知策劃不周,竇陳二人反被曹節所害。從此,宦官在朝廷內愈發專橫。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兄弟發動黃巾起義。為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劉備、關羽、張飛在看那招兵榜文時相識的。
b.劉備字玄德,年二十八歲,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身長七尺五寸,他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但是,因為父親早逝,他和母親靠編織麻鞋和席子維持生活,家境貧寒。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c.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后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厲聲說話的那個人就是張飛。
d.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因殺了倚勢凌人的勢豪,逃難江湖五六年矣。聞劉焉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e.劉備持雙股劍,關羽操青龍偃月刀,張飛執丈八點鋼矛,一道去投了劉焉。劉關張從軍后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他們一敗黃巾于涿郡,二敗黃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但董卓見劉備是白身,并不答謝。張飛大怒,要鞭打董卓,被劉備勸住。
答案:ae。(a.劉備與張飛在看那招兵榜文時相識的,關羽與他們是在飲酒時相識的。e.張飛要殺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