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核心閱讀復習
情節脈絡:
曹丕用司馬懿之計——聯合南蠻孟獲、東吳孫權進攻蜀漢——諸葛亮擊退了來犯之敵——派鄧芝結好東吳——吳蜀通好——諸葛亮率軍南征孟獲——七擒七縱孟獲——以德服人——穩定蜀漢后方——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諸葛亮采用馬謖之離間計——司馬懿被削職回鄉——諸葛亮發兵漢中——一出祁山——曹睿啟用司馬懿——奪新城斬孟達——進攻街亭——馬謖守街亭——不聽王平勸——街亭失守——諸葛亮空城計彈琴退敵——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表自貶——諸葛亮四出祁山——未有進展——孫權武昌稱帝——諸葛亮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馬運送糧草——以木牛流馬誘司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燒曹軍——遇大雨——司馬懿父子死里逃生——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送去巾幗、婦人縞素之服以及書信——司馬懿也不為所動——諸葛亮積勞成疾,吐血不止——授兵書于姜維——病逝五丈原——姜維遵照諸葛亮遺囑——以木雕為諸葛亮像坐于車中——嚇退司馬懿
核心故事:
(1)安居平五路
曹丕命大都督曹真伐蜀,連結遼東、南蠻,五路進兵。孔明安居相府,指揮各處關隘,退了四路敵軍;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吳、蜀重修舊好,共御曹魏。曹丕聞訊,出兵攻吳,被吳將徐盛用火攻殺敗。
(2)諸葛亮渡瀘水
南方部落酋長孟獲侵擾蜀境。諸葛亮親領大軍,渡過瀘水,深入南方,大小數十戰,才收服了孟獲。從此以后,在蜀漢的年代里,南方邊境上沒有再起戰爭。
(3)天水關
諸葛亮出師北伐,先鋒趙云力斬魏軍五將,進圍南安郡。魏大都督夏侯(木矛木)據城固守,蜀軍攻打不下。諸葛亮設計先取了安定郡,然后攻破南安,活捉夏侯(木矛木),并力進攻天水郡;用反間計收降了智勇雙全的姜維,攻下天水,提大軍前出祁山,進逼中原。
(4)擒孟達
魏將曹真,聯絡西羌,大舉抗蜀,被孔明擊敗。魏主曹睿啟用司馬懿為平西都督,帶兵去救曹真。司馬懿調齊人馬,正要進兵,忽然接到新城太守孟達私通蜀國,定期起事的密報。他傳令改變進軍的路線,乘夜趕到新城,擒斬了孟達。
(5)空城計
司馬懿攻下街亭,直抵西城,諸葛亮倉促應戰,用空城計志退魏軍。諸葛亮為維持軍紀,揮淚斬了街亭守將馬謖。
(6)賺曹休
東吳鄱陽太守周舫獻平吳七策,詐降魏將曹休。曹休中計,引兵深入吳境。孫權拜陸遜為平北大都督,伏兵石亭,大破曹兵。
(7)姜維獻書
諸葛亮再次出師北伐,被魏將郝昭守住陳倉道口,無法進展。后來諸葛亮用姜維詐降計,賺得魏兵來攻,擊敗曹真。諸葛亮乘勢指揮大軍從斜谷再出祁山,和魏軍對壘。最后,因糧運不繼,退歸漢中。
(8)智取陳倉
孔明探得陳倉守將郝昭病重,用計襲取了陳倉,大軍三次進攻祁山,連勝魏都督司馬懿。
(9)八陣圖
孔明四出祁山,夜劫曹營,擊敗曹兵,氣死曹真。魏主下詔催司馬懿出戰。孔明在渭濱布下八卦陣,將魏兵騙過南岸,準備進取長安。司馬懿散布謠言,后主聽信宦官將諸葛孔明召回。
(10)諸葛裝神
諸葛亮改革軍制,把漢中兵馬分為兩班,實行保養兵力,輪替出征。他令都護李嚴負責供應軍糧,便率領大軍,五出祁山,喬扮神鬼,迷惑了魏軍,搶割了隴上小麥,爭得了軍事上的優勢。不料李嚴因軍糧不濟,恐諸葛亮問罪,竟捏造吳軍圖川的消息,向祁山大寨告急。諸葛亮用埋伏計射死魏軍名將張郃,全軍退回漢中,查明李嚴謊報軍情,將他依法辦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