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與思考》作文教案
在寫人的文章里,我們常用到“先抑后揚”或“明貶實褒”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
如唐弢《瑣憶》中,開頭說魯迅“多疑”“世故”“脾氣大”“不容易接近”,這是“抑”,后來通過故事表現魯迅先生對青年平易近人,親切熱情,以及他對那些攀附闊佬的奴才,偽裝的道學者,滿嘴昏話的騙子、燒殺搶掠的屠伯的“脾氣”和“罵”,這些都是“揚”,先抑后揚,很好地表現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人格。
又如名著《紅樓夢》中的寶玉,眾人口中的混世魔王,紈绔子弟,不學無術,有《西江月》詩為證,這是貶,后來通過黛玉的了解,又寫出了寶玉不喜束縛,不追求功名,追`求個性解放。以及對女性的尊重等,這是“褒”,明貶實褒,表現寶玉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的愛情的精神。
2.重視對比映襯
通過不同人物的性格對比,映襯出其中一人的高大或渺小、智慧或愚昧的性格。
如《失街亭》中的兩個人物馬謖和諸葛亮,用馬謖的精率魯莽,做事不計后果來映襯諸葛亮的心思縝密,神機妙算。
3.借助景物烘托人物形象。
如《荷花淀》中寫: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于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光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這段景物描寫,富予自然的美感:月亮、女人、葦席。純美的境界烘托出主人公勤快利落。
總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最后讓我用幾句話對這節課主要內容作一個總結:
記敘寫人有路通,
肖像神態寫不同,
語言動作要生動,
細節心理不落空。
抑揚褒貶顯奇功,
對比映襯須常用,
景物烘托記心中,
靈活運用好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