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專項復習教案
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代替整編,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2、孟子名言及翻譯
(1)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2)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咀g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4)仁則榮,不仁則辱。【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5)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6)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咀g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七、時文天天見——家庭教育
中國知名富豪鮮為人知的家規
你的父母對你影響大的一句話、一件事是什么?你又在怎樣影響著你的子女?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傳承一直是中國家庭最看重的一件事情。
傳承的是什么?是血脈、財富,更是秉性、精神,簡單的說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清朝名臣曾國藩就將持家教子歸納為“勤、孝、儉、仁、恒、謙”。100多年過去,那些在商場上叱咤風云的企業家們,現在又在演繹著怎樣的家規故事?
家規之一:獨立人格
李嘉誠家規: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愛嬌生慣養,這與有多少家財沒有關系。
“教導子女時百分之九十九應該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使現在他們長大了,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為真正重要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是李嘉誠教育子女的一條根本原則。
當李澤鉅、李澤楷兩兄弟去美國斯坦福讀書期間,李嘉誠只給他們最基本的生活費。有誰能想到,現在人稱“小巨人”的李澤楷當年還曾經在麥當勞賣過漢堡,在高爾夫球場做過球童,甚至背高爾夫球棒時曾弄傷了肩胛骨,直至現在傷患還會時常發作。
李嘉誠為了讓兒子從小就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簡單,做生意需要不停地召開會議,依靠很多人的幫助。所以,他很早就讓兩個兒子旁聽公司的董事會。
他認為富家子弟就好像溫室的花朵,根基不穩,經不起風吹。李嘉誠將自己的艱難創業比喻成在巖石夾縫中生長壯大的小樹。他說,根基不穩的植物,在外界的壓力下,不易存活,而夾縫中的小樹,卻能傲立風霜而不倒。因此,他絕不放縱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希望,兒子能夠自強自立,獨立面對打擊,面對困境。
家規之二:勤儉節約
周福仁家規:貧困是資本,而不是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