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11)名句名篇默寫
27、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西廂記》
二十六、先秦散文
28、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勸學》
2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0、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97年和XX年已考) 荀子《勸學》
31、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3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十七、漢晉散文
33、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濁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
34、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陳情表》
3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李密《陳情表》
二十八、唐宋散文名句
36、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師說》
37、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師說》
38、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3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韓愈《師說》
4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師說》
4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杜牧《阿房宮賦》
42、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4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蘇洵《六國論》
44、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蘇洵《六國論》
45、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6、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