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語言銜接試題的幾種解法
①置身山頂,俯瞰槐榆丹楓,
②置身山頂俯瞰,槐榆丹楓,
③白云繚繞,層林疊翠;
④層林疊翠,白云繚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①②兩個選項中的句子內容完全一樣,只是斷句不同。抓住句式對應這一點,似乎②較為合適,但不能最終確定,這時就要考慮抓音節。②句在“俯瞰“后斷句,“瞰”與結尾的“覽”字同押“an”韻。如果按這樣的斷句,我們輕輕一讀,就會感到句式整齊,讀來倍感順暢。因此可以確定第一句選②。③④兩句僅憑句式很難確定答案,這時我們不妨抓住音節,看一看它們是否和諧。“近看……"這一句的結尾是“茂”字.押“ao”韻。④句以“白云繚繞”作結,恰押“ao”韻,上下文的句子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語氣語脈一氣貫通,音韻和諧,故可以確定第二句選④。
六、抓關鍵詞語
有些高考試題的答案可能有很多選項,但不同的選項中往往包含有共同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是關鍵,在解題時要緊緊抓住。
如XX年高考遼寧卷第5題:
把下面的幾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
①每一種話語體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視界。
②我們說了上千年的古話,說了上百年的洋話,被迫形成了一種優勢:說洋話,古人說不過我們;說古話,洋人說不過我們。
③用洋人的視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視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當事人看不到的東西。
④這是一個巨大的創新空間。
⑤我們可以有兩個視界,兩個既有重合之處,又有獨到之處。
⑥更何況還有他們未曾見過的中國新事。
⑦創新來源于新發現,或者看到了新東西,或者看到了舊東西的新空間。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仔細觀察這道題我們會發現,④⑦個選項中都有“創新”這個詞,①③⑤三個選項中都有“視界”這個詞。這兩個詞語就是解答這道題的關鍵,要緊緊抓住。“創新”這個詞就把④⑦聯系在一起,“視
界”這個詞就把①③⑤聯系在一起。據此,我們可以排除b、c兩項。再看a、d兩項的邏輯順序,第②句的起始位置很關鍵,它應該是個起始句,d項中的位置是不合適的,所以應選a。
七、抓語境
對于寫景的語段,要注意緊緊抓住語境,分析景物的色彩及寫法的特點。景物有遠、近、動、靜的不同,色彩有明快、暗淡的區別,而對不同色彩的景物描寫所寄寓的感情自然也各不相同。寫景的視角又有遠望、近觀、俯視、仰視、平視等區別。如果抓住這些差別,做起題來就會非常容易。
如1987年高考全國卷:
為畫線處選擇適當的句子,使上下文銜接。
崖壁下有幾處墳地,________墳前立著的石碑許多已經破碎,字跡模糊;枯水季節,伏在江里的石頭有的已經露出水面,周圍一片寂靜。
a.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矗,被夕陽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沒有太陽,天氣相當冷,藤蘿葉子多已萎落,顯得這一帶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陽的照射下,枯草和落葉閃著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