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創新 學習寫得新穎 教案
4.反問式。如《魚乎?熊掌乎?》,題目就是懸念,文章說明“取魚還是熊掌,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看完全文,不禁為作者構思贊嘆。又如《21世紀你美嗎?》等。
5.引用式。如XX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語)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獎學金偷偷給了比她更需要的競爭對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給小妹寫信,支持小妹的選擇,深化主題。《誠以養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語),《答案在風中飄揚》(借用歌詞)。
6.情景式。如《尋找心靈的故鄉》,題目耐人尋味,不同凡響,讀罷全文,好象看見一位年輕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尋找,最后找到“心靈的故鄉。又如《帶著三句話上路》《別攔著我飛翔》《飛翔路上的人生風景》。
7.符號式。如《出發+拼搏=到達》,言簡意賅表達了中心。如《7-1=0》,用特殊的句式暗示拋棄了誠信,其它的金錢、美貌等就失去價值了。又如《1-1=0?》。
8.并列式。如《生命?心靈?選擇》,將“生命”、“心靈”、“選擇”三個詞巧妙組合在一起,不僅點明了話題“心靈的選擇”,而且暗示“心靈的選擇”對于“生命”存在價值的重要意義。
【語言創新】
1.文言移植!冻嗤弥馈罚╔X年)。當年閱卷組是這樣評價的:“讀罷此篇臨場作文,令人拍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諳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以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在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唯誠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一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純熟的古白話,散整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眾多考生無法望其項背的。得分:60分。”
2.生動形象。文章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的形態、特征做具體、生動的描摹與刻畫,使讀者對描摹刻畫的對象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印象。運用繪聲繪色的關鍵是調動眼、耳、鼻、舌、身各種感官,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狀、神態、聲音、色彩、氣味、質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躍然紙上,勃勃欲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3.設問反詰。設問和反問是兩種常用的修辭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問句。疑問句的特點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對方的回答,或引起對方的思考。而設問和反問的共同特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需要對方回答,說話人心中有數。提醒讀者把握文章線索和思路。
4.博喻連珠。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對象表現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達出對事物的愛憎和褒貶,更好地描繪出事物的內在特點,就必須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數一定也會高出一個等級。如高考作文《嘗試》,一位考生是這樣開篇的:“嘗試是什么?嘗試是烏云蔽日時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鳥;嘗試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葉扁舟。對于勇敢者,嘗試是一條嶄新的生活之路;對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嘗試是一座高筑的墻。十八個春秋,風風雨雨;仡櫷,我無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教會了我勇于嘗試!弊髡唛_始連用四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