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
人類歷史上,水向來是文明的先決條件,姑蘇水不就是這樣造化出了吳文明和吳文化?不能想象,沒有姑蘇的水,會是什么樣子?沒有姑蘇水,也就沒有了花窗照影的滄浪亭,沒有了夏日臨荷的拙政園,更沒有了江楓漁火的《楓橋夜泊》。當然,首先是沒有了“可以復衣天下”的絲錦之饒。據說,因為姑蘇的桑樹近水而植,其葉肥嫩,故蘇絲極柔且高產,才用它織出了名冠天下的綢緞。網獅園邊至今還在的清朝織造署舊址和蘇州絲綢博物館里精美絕倫的雙面蘇繡,就是姑蘇之水物質和精神雙重價值的佐證。
水帶來了富裕,也才能帶來靈氣,帶來姑蘇人燦爛與張揚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蘇水,可以給你泡出香噴噴的碧螺春,也可以給你釀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嘆、陸文夫,只要點一點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難看出姑蘇之水的靈性。
但姑蘇水也有坎坷的時候。蘇州北郊,有尚湖,靜臥虞山南麓。這片水,相傳由姜太公在此釣魚而名,蘆黃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還能找到當年的唐寅系舟處,山水間散落著曾孟樸、翁同和、黃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錢謙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憑吊的足跡。但在“人定勝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糧為綱”,墾成農田。從此,干涸的秧田,應對著當空的烈日,這里的人也只能成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無心水自閑”,今天站在退耕還湖后的尚湖邊,品味白居易寫姑蘇之水的這一句詩時,別有一番滋味。誰說云水無心?姑蘇之水,在它的溫柔里面,分明也還摻著一股執倔與剛韌!
水與人,人與水,也許就是這么有意無意地相處著。但你來過蘇州,對水,會有一種肌膚之親的感覺,并且覺得這里,是天底下,人與水,水與人,濃情蜜意的一個所在。
14.第1段中“懼怕”指什么?這樣開頭有怎樣的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