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精選2篇)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

發布時間:2023-07-26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精選2篇)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 篇1

  專項訓練(一)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商衡,字平叔,曹州人。授鄜州洛郊主簿。以廉能換郿縣,尋辟威戎令。興定三年,歲饑,民無所于糴,衡白行省,得開倉賑貸,全活者甚眾。后因地震城圮,夏人乘釁入侵,衡率蕃部土豪守御應敵,保以無虞。秩滿,縣人為立生祠。再辟原武令。未幾,入為尚書省令史,兩月拜監察御史。

  哀宗姨郕國夫人不時出入宮闈,干預政事,聲跡甚惡。衡上章極言,自是郕國被召乃敢進見。內族慶山奴將兵守旴眙,與李全戰,敗。朝廷置之不問。衡上言:“自古敗軍之將必正典刑,不爾則無以謝天下。”詔降慶山奴為定國軍節度使。戶部侍郎權尚書曹溫之女在掖庭,親舊干預權利,其家人填委諸司,貪墨彰露。臺臣無敢言者,衡歷數其罪。詔罷溫戶部,改太后府衛尉。再上章言:“溫果可罪,當貶逐,無罪則臣為妄言,豈有是非不別而兩可之理?”哀宗為之動容,乃出溫為汝州防御使。

  未幾,丞相完顏賽不領陜西行省,奏衡為左右司員外郎,密院表留,有旨:“行省地重,急于得人,可從丞相奏。”明年,召遷,行省再奏留之。正大八年,以母喪還京師。十月,起復為秦藍總帥府經歷官。天興元年二月,關陜行省徒單兀典等敗于鐵嶺,衡未加諸帥存歿,招集潰軍以須其至。遂為兵干所得,欲降之,不為屈。監至長水縣東岳祠前,誘之使招洛陽,衡曰:“我洛陽識何人,為汝招之耶?”兵知不可誘,欲捽其巾。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脅從我耶?”終不肯降,望闕瞻拜曰:“主將無狀,亡兵失利。臣子罪責,亦無所逃,但以一死報國耳。”遂引佩刀自剄,年四十有六。

  (節選自《金史•列傳第六十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兩月拜監察御史     拜:授予官職        b.不爾則無以謝天下     謝:謝罪

  c.其家人填委諸司     委:托付            d.遂引佩刀自剄         引:拿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后因地震城圮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b.不爾則無以謝天下               欲速則不達

  c.招集潰軍以須其至               不賂者以賂者喪

  d.我洛陽識何人,為汝招之耶       佯狂不知所之者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直接表現商衡有才能,直言敢諫的一項是(      )

  ①衡率蕃部土豪守御應敵,保以無虞      ②干預政事,聲跡甚惡

  ③衡上章極言,自是郕國被召乃敢進見    ④臺臣無敢言者,衡歷數其罪

  ⑤召遷,行省再奏留之                  ⑥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脅從我耶?”終不肯降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商衡為官廉潔,關心百姓疾苦,饑荒之年開倉賑濟,保全了許多人的性命。

  b.商衡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敢于進諫禁止郕國夫人干涉朝政,上書指出皇上處理事務不妥之處。

  c.商衡英勇無畏,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毫不妥協,最終以死表明自己對國家的忠誠。

  d.商衡死時年僅四十六歲,生前為自己贏得了聲譽,所以老百姓在他死后建立祠廟紀念他。

  (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畢再遇,字德卿,兗州人也。父進,建炎間從岳飛護衛八陵,轉戰江、淮間,積階至武義大夫。再遇以恩補官,隸侍衛馬司,武藝絕人。孝宗召見,太悅,賜戰袍、金錢。

  開禧二年,下詔北伐,以殿帥郭倪招撫山東、京東、遣再遇與統制陳孝慶取泗州。再遇請選新刺敢死軍為前鋒,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撫司克日進兵,金人聞之,閉榷場、寒城門為備。再遇曰:“敵已知吾濟師之日矣,兵以奇勝,當先一日出其不意。”孝慶從之。再遇饗士卒,激以忠義,進兵薄泗州。泗有東西兩城,再遇令陳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從陟山徑趨東城南角,先登,殺敵數百,金人大潰,守城者開北門遁。西城猶堅守,再遇立大將旗,呼曰:“大宋畢將軍在此,爾等中原遺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縣紇縋城而下乞降,于是兩城皆定。郭淣來饗士,出御寶刺史牙牌授再遇,辭曰:“國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兩城即得一刺史,繼此何以賞之?且招撫得朝廷幾牙牌來?”固辭不受。尋除環衛官。

  倪調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復遣孝慶等繼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騎為先鋒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創旋,問之,則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師不利,統制田俊邁已為敵擒矣。”再遇督兵疾趨,次靈壁,遇孝慶駐兵于鳳凰山,將引還,現遇曰:“宿州雖不捷,然兵家勝負不常,豈宜遽自挫!吾奉招撫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寧死靈壁北門外,不死南門外也。”會倪以書抵孝慶,令班師,再遇曰:“郭、李軍潰,賊必追躡,吾當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騎分兩道來,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靈壁北門,自領兵沖敵陣。金人見其旗,呼曰“畢將軍來也”。遂遁。諸軍發靈壁,再遇獨留未動,度軍行二十余里,乃火靈壁。諸將問“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則照見虛實,晝則煙埃莫睹,彼已敗不敢迫,諸軍乃可安行無虞。汝輩安知兵易進而難退邪?”

  金兵七萬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陰糧,又載糧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謀知之,曰:“敵眾十倍,難以力勝,可計破也。”乃遣統領許俊間道趨淮陰,夜二鼓銜枚至敵營,各攜火潛入,伏糧車間五十余所,聞哨聲舉火,敵驚擾奔竄,生擒烏古倫師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以武信軍節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贈太尉,累贈太師,謚忠毅。

  (《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招撫司克日進兵                 克:嚴格限定(日期)

  b.旋有淮平知縣縋城而下乞降       旋:不久,很快

  c.再遇督兵疾趨,次靈壁           次:駐扎

  d.乃遣統領許俊間道趨淮陰         間:秘密地,暗中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會倪以書抵孝慶,令班師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b.汝輩安知兵易進而難退邪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c.度軍行二十余里,乃火靈壁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d.遇孝慶駐兵于鳳凰山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畢再遇軍事才能的一組是(      )

  ①再遇以恩補官,隸侍衛馬司,武藝絕人     ②再遇令陳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兩城即得一刺史,繼此何以賞之     ④夜則照見虛實,晝則煙埃莫睹

  ⑤郭、李軍潰,賊必追躡,吾當自御也       ⑥敵眾十倍,難以力勝,可計破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代名將畢再遇,不僅善于運籌帷幄,在戰場上更是果敢驍勇,常常身先士卒,沖鋒陷陣。

  b.在攻打泗州時,畢再遇巧用計謀,“聲西擊東”,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東城,西城則不戰而克。

  c.畢再遇覺得自己的任務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靈壁南門,會被郭倪認為是不按預定線路行軍,違背軍令。

  d.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畢再遇火燒敵人的糧車,斷其給養,這一計策很像《三國演義》中曹操夜襲烏巢。

  專項訓練(二)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題。

  趙壹字元叔,漢陽西縣人也。體貌魁偉,身長九尺,美須豪眉,望之甚偉。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光和元年,舉郡上計①到京師。是時司徒袁逢受計,計吏數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視,壹獨長揖而已。逢望而異之,令左右往讓之,曰:“下郡計吏而揖三公,何也?”對曰:“昔酈食②其長揖漢王,何遽怪哉?’’逢則斂衽下堂,執其手,延置上坐,因問西方事,大悅,顧謂坐中曰:“此人漢陽趙元叔也,朝臣莫有過之者,吾請為諸君分坐。”坐者皆屬觀。

  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不得見。壹以公卿中非陟無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門,陟自強許通,尚臥未起,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曰:“竊伏西州,承高風久矣,乃今方遇而忽然③,奈何命也?”因舉聲哭,門下驚,皆奔入滿側。陟知其非常人,乃起,延入語,大奇之。謂曰:“子出矣。”

  陟明旦大從車騎奉謁造壹。時諸計吏多盛飾車馬帷幕,而壹獨柴車草屏,露宿其旁,延陟前坐于車下,左右莫不嘆愕。陟返與言談,至熏夕④,極歡而去,執其手曰:“良璞不剖,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陟乃與袁逢共稱薦之。名動京師,士大夫想望其風采。

  ……

  州郡爭致禮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終于家。

  (選自《后漢書?趙壹列傳》)

  [注]①郡上計:向朝廷報告一郡稅收會計的官員,也叫上計吏。

  ②酈食其:秦漢之際的策士,后歸漢王劉邦。他拜見劉邦,只作揖,不跪拜,劉邦知其不是平常的人,把他請到上座。

  ③忽然:指死亡。

  ④熏:通“曛”,黃昏。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乃:于是,就

  b、必有泣血以相明者矣 以:而,并且

  c、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 臨:俯視

  d、坐者皆屬觀 屬:通“矚”,注視

  2.下列各句都表現趙壹倨傲特異的品性行為的一項是 (3分)

  ①為鄉黨所擯,乃作《解擯》 ②壹獨長揖而已

  ③既出,往造河南尹羊陟 ④壹徑入上堂,遂前臨之……因舉聲哭

  ⑤壹獨柴車草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記敘了趙壹的幾件事,表現出他的倨傲不馴、玩世不恭的性格和無所作為的結果。

  b、本文通過對趙壹的倨傲特異的品性行為的描述,表現他既要借權勢顯揚名聲,又不甘心屈顏仕途的特有氣質。

  c、本文通過對趙壹恃才倨傲的描述,反襯袁逢、羊陟不計私嫌,愛才薦才的高尚品格。

  d、本文記敘了趙壹的幾件事,表現他故作倨傲,是為了巧借權勢顯揚名聲,目的不在于做官。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而恃才倨傲,為鄉黨所擯。(3分)

  譯文:

  ⑵.計吏數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視。(3分)

  譯文:⑶.壹以公卿中非陟無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門。(3分)

  譯文: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題。

  劉健字希賢,洛陽人。健少端重,與同邑凈禹錫、白良輔游,得河東薛氏之傳。舉天順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謝交游,鍵戶讀書,人以木強視之。然練習典故,有經濟志。成化初,修《英宗實錄》。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寧宮災,太監李廣有罪自殺。健與李東陽、謝遷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災而懼者,向來奸佞熒惑圣聽,賄賂公行,賞罰失當,災異之積正此之由。今幸元惡殄喪①,圣心開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奮發勵精,進賢黜奸,明示賞罰,凡所當行,斷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貽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廣黨蔡昭等旋取旨予廣祭葬、祠額。健等力諫,僅寢祠額。南北言官司指陳時政,頻有所論劾,一切皆不問。國子生江熔劾健,東陽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熔于獄。二人力救,得釋。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師戒嚴。兵部請甄別京營諸將,帝召鎮遠侯顧溥督團營。時帝視朝頗晏②,健等以為言,頷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軍興缺餉,屢下廷誶③。健等言:“天下之財,其生也有限。今光祿歲供增數十倍數,諸方織作務為新巧,齋醮日費鉅萬,太倉所儲,不足餉戰士。而內府取入,動四五十萬,宗藩貴戚之求土田、奪鹽利者,亦數千萬計。土木日興,科斂不已,傳奉薪,內府工匠之餼廩④,歲增月積,無有窮期,財安得不匱?”今陜西、遼東邊患方殷,湖廣、貴州軍旅繼功,不知何以應之?望陛下絕無舉之貫。躬行節儉,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畢獻其誠,講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災異陳勤朝講、節財用、罷齋醮、公賞罰數事。及冬。南京、鳳陽大水,廷臣多上言時務,久之不下。健等因極陳怠政之失,請勤聽斷,以振紀綱。帝皆嘉納。 ——《明史?劉健傳》

  (注)①殄喪:滅亡。殄:滅絕。②晏:晚,遲。③廷誶:當廷斥責。誶,斥責。④餼廩:古代月給的薪資。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a、①謝交游,鍵戶讀書            ②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

  b、①而廣黨蔡昭等旋取旨予廣祭葬、祠額    ②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c、①諸方織作務為新巧            ②除惡務盡

  d、①而今群臣得畢獻其誠           ②今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2.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劉健為人“端重”的一組是(3分)

  ①謝交游,鍵戶讀書,人以木強視之   ②練習典故,有經濟志

  ③健學問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 

  ④國子生江熔劾健,東陽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熔于獄。二人力救,得釋

  ⑤健等因極陳怠政之失,請勤聽斷,以振紀綱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劉健自幼正直穩重,擇友而交,拜薛氏為師。平時不喜交游,常常閉門讀書,研究歷史,有經國濟世之志。

  b、太監李廣畏罪自殺后,劉健和李東陽、謝遷向皇帝進言革除宿弊,并力諫為李廣墳墓題字。

  c、劉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當有人彈劾劉健時,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劉健,將進言者關進監獄。劉健再三為進言者求情,該人才得以釋放。

  d、劉健注意國家財政現狀與百姓的疾苦,力諫內廷節儉,控制貴戚巧取豪奪,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句3分)

  (1)謝交游,鍵戶讀書,人以木強視之。然練習典故,有經濟志。

  翻譯:                                     

  (2)伏愿奮發勵精,進賢黜奸,明示賞罰,凡所當行,斷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貽后悔。

  翻譯:                                     

  (3)今陜西、遼東邊患方殷,湖廣、貴州軍旅繼功,不知何以應之?

  翻譯: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4題。

  許將,字沖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歐陽修讀其賦,謂曰:“君辭氣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簽書昭慶軍判官,秩滿②,當試館③職,辭曰:“起家為官,本代耕爾,愿以守選余日,讀所未見書。”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編修中書條例。自太常丞當轉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內銓④:皆神宗特命,舉朝榮之。

  契丹以兵二十萬壓代州境,遣使請代地,歲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將。將入對曰:“臣備位侍從,朝廷大議不容不知。萬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則傷國體。”遂命將詣樞密院閱文書。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棟聚觀,曰:“看南朝狀元。”及肄射,將先破的。契丹使蕭禧館客,禧果以代州為問,將隨問隨答。歸報,神宗善之,以將知審官西院,判尚書兵部。

  進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為同進所忌。會治太學虞蕃訟,釋諸生無罪者,蔡確、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蘄州。

  明年,以龍圖閣待制起知鄆州。上元⑤張燈,吏籍為盜者系獄,將曰:“是絕其自新之路也。”悉縱遣之,自是民無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嘆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見獄空耳。”鄆俗士子喜聚肆以謗官政,將雖弗禁,其俗自息。召為兵部侍郎。

  紹圣初,章惇為相,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司馬光墓。哲宗以問將,對曰:“發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納之。

  崇寧元年,撫定鄯、廓州。邊臣欲舉師渡河,朝議難之。將獨謂:“兵機不可失,愿從之。”未幾,捷書至。將以復河、湟,功轉特進。

  御史中丞朱諤取將舊謝章表,析文句以為謗,遂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資政殿學士,知潁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謚曰文定。 

  (選自《宋史?許將列傳》)

  注釋: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間右相。②秩滿:官吏任期屆滿。③試館:古代科舉考試時應試人居住的場所。④流內銓:官職。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節。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馬光為相,廢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為宰相,稱司馬光等人為“元祐奸黨”。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皆神宗特命,舉朝榮之 榮:贊譽

  b.及肄射,將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

  c.吏籍為盜者系獄 籍:登記

  d.邊臣欲舉師渡河,朝議難之 難:危難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許將為官才能的一組是(3分)

  ①君辭氣似沂公,未可量也②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編修中書條例③是絕其自新之路也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見獄空耳⑤將雖弗禁,其俗自息⑥發人之墓,非盛德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許將在昭慶軍判官一職任期滿后,朝廷準備讓他任試館職,但許將卻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讀書。后來神宗非常賞識他,在三天內把他擢拔數級,

  b.契丹大舉進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讓代州。而當年應該出使遼國的官員由于懼怕不敢前往,于是許將主動請纓,毅然出使遼國,并圓滿完成任務。

  c.許將在鄆州任職時,反對讓為盜者皆盡入獄,并將他們全部釋放。此后,民無人犯法,就連喜歡聚眾謗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議朝政。

  d.御史中丞朱諤用許將過去章表中一些語句,據此誣許將誹謗朝政。徽宗將許將貶為河南知府,朱諤又進讒言,許將又被免除資政殿大學士,任穎昌知府。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3分)

  ⑵會治太學虞蕃訟,釋諸生無罪者,蔡確、舒亶因陷之。(3分)

  ⑶與蔡卞同肆羅織,貶謫元祐諸臣,奏發司馬光墓。(3分)

  專項訓練(一)

  (一)

  1.c  委:積蓄,累積。

  2.a  a項,都是介詞,“因為”。b項,前者連詞、表順承,“就,便”;后者連詞,表轉折,“反而”。c項,前者目的連詞,“來”;后者介詞,“因為”。d項,前者代詞,“洛陽”,后者動詞,“往,到”。

  3.b  ①是講商衡有才能,②是講郕國夫人,③④是講商衡直言敢諫,⑤從側面講商衡有才能,⑥是講商衡寧死不投降。

  4.d  文中是說縣里人為商衡建造生祠,沒有說在商衡死后“建立祠廟紀念他”。

  參考譯文:

  商衡,字平叔,曹州人。被任命為鄜州洛郊縣主薄。因為清廉有才干而調任郿縣縣令。不久被征召做了威戎縣令。興定三年,年成不好,發生饑荒,百姓無處買糧食,商衡向行省請示,得以開倉賑濟,保全了許多人的性命。后來因為地震,城墻坍塌,夏人乘機侵犯,商衡率領少數民族軍隊和地方豪強守衛城池抗擊敵人,保住了城池使之沒有禍患。(商衡)任職期滿,縣里人為他建造了生祠。朝廷又征召他做了原武縣令。不久,調入朝中擔任尚書省令史,兩個月后被任命為監察御史。

  金哀宗的姨子郕國夫人經常出入宮廷,干涉朝政,名聲極壞。商衡上書極力進諫,從此,郕國夫人只有被皇上召見才敢進宮朝見。外戚慶山奴率兵守衛盱眙,與李全作戰,失敗,朝廷置之不理,不予問罪。商衡上書說:“從古以來敗軍之將必須依據刑法治罪,不這樣就無法向天下人謝罪。”皇上下詔把慶山奴降職為定國軍節度使。戶部侍郎、代理尚書曹溫的女兒做了皇帝的嬪妃。他的親朋故交都干涉權力和利益,他的家人充斥各個官署,貪污受賄的事無人不知。朝廷大臣沒有敢說的。商衡則逐一數說他的罪過。皇上下詔罷免曹溫在戶部的職務,改任太后府衛尉。商衡第二次上書進諫說:“曹溫如果當真可以治罪,就應當貶官逐出京城,如果沒有罪,就是我胡說八道,哪里有是非不分而兩者都正確的道理呢?”哀宗被他的話感動,就把曹溫貶出京城做了汝州防御使。

  不久,丞相完顏賽不管理陜西行省,奏請任命商衡為左右司員外郎,樞密院上表,留下商衡不遣,皇上下旨:“行省是很重要的地方,急于得到人才,應該答應丞相的請求。”第二年,皇上下詔升遷商衡,行省多次上奏請求讓商衡留任。正大八年,商衡因為母親去世回到京城。十月,重新任命商衡為秦、藍兩地的總帥府經歷官。天興元年二月,關陜行省的徒單兀典等人在鐵嶺戰敗。商衡不知道各位將帥的存亡,招集潰兵來等待他們到來,于是被敵兵抓獲,敵人想讓他投降,他不屈服。被監押到長水縣東岳祠前面,敵人勸他招降洛陽,商衡說:“我在洛陽認識什么人,能為你們招降呢?”敵人知道他不會被勸說動,想要揪下他的頭巾。商衡瞪著眼睛大喊道:“你想脅迫我投降嗎?”最終也不肯投降,遙望著朝廷下拜說:“主將建立不了功績,損兵失敗,是我的罪責,也無沒有什么可逃避的。只有一死報國罷了。”就拿刀刎頸自盡,當時四十六歲。

  (二)

  1.d  間:從小路。

  2.c  a兩個“以”都是介詞,用。b兩個“而”都是連詞,表轉折,卻。c前一個“乃”是副詞,才,就;后一個“乃”是副詞,竟然。d兩個“于”都是介詞,在。

  3.b  ①說明再遇入仕的方式和超人的武藝;③說明再遇不計名利,一心為國。

  4.c  畢再遇的意思是寧肯死在抗金的戰場上,也不死在逃跑的路上。

  參考譯文:

  畢再遇,字德卿,是兗州人。他父親畢進,在建炎年間跟隨岳飛守衛皇家陵園,轉戰長江、淮河之間,一步步地升到武義大夫。再遇以恩庇補官,隸屬侍衛馬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的簡稱),武藝超人。宋孝宗召見他,見后很高興,賞賜給他戰袍和金錢。

  開禧二年,皇帝下詔北伐,讓殿帥郭倪招安山東、京東一帶,派畢再遇和統制陳孝慶攻打泗州。畢再遇請求選用新征的敢死軍作先鋒,郭倪將八十七人給了他。招撫司限定期限進軍,金人聽說后,關閉邊境的市場,堵上城門來做準備。畢再遇說:“敵人已知道我方增派軍隊的時間,兵以奇取勝,應當提前一天出擊,出其不意。”陳孝慶同意他的想法。畢再遇犒賞士兵,用忠義激勵他們,發兵逼近泗州。泗州有東西兩城,畢再遇讓人將兵器、旗幟、船只安置在石屯下,裝作要攻打西城的樣子,卻親自帶領部下從陟山直至東城南面的城墻下,自己先登上城,殺死幾百人,金人大敗,守城的開北門逃走。西城還在堅守,畢再遇豎起大旗,高喊:“大宋的畢將軍在此,你們都是中原的百姓,趕快投降。”很快有淮平縣令用繩子從城上下來,請求投降,于是兩座城都攻克了。郭倪來犒賞士兵,拿出皇帝授的刺史牙牌授予畢再遇,再遇推辭說:“我們國家黃河以南失陷了八十一個州,現在攻下泗州兩個城就得到一個刺史,按這樣下去再拿什么來獎賞?再說您從朝廷那里得來幾個牙牌啊?”堅決拒絕不接受。不久被任命為環衛官。

  郭倪調李汝翼、郭倬攻打宿州,又派陳孝慶等作后援。命令畢再遇用四百八十個騎兵做先鋒攻打徐州,到了虹地,遇到郭、李的士兵負傷敗回,問他們,回答說:“宿州城下有大水,我軍不利,統制田俊邁已被敵人捉住。”畢再遇領兵緊急前往,駐扎在靈壁,遇到陳孝慶屯兵在鳳凰山,將帶兵返回,畢再遇說:“宿州雖然沒有取勝,但是兵家勝敗無常,怎么能這么快挫傷自己的銳氣!我奉招撫的命令攻打徐州,經過這里,寧可死在靈壁北門外,也不能死在南門外。”碰巧郭倪發信給陳孝慶,讓他班師撤軍,畢再遇說:“郭、李兩軍潰敗,敵人一定追趕,我們應當伏擊他們。”金軍果然用五千騎兵分兩路追來,再遇讓敢死隊二十人守住靈壁北門,自己領兵沖入敵陣。金人看見他的旗幟,喊到“畢將軍來啦”,于是逃跑。各路軍馬離開靈壁,畢再遇獨自留下沒動,估計大軍走了二十多里,就火燒靈壁。諸將問他:“夜間不點火,今天白天點火,為什么?”再遇說:“夜間能照見虛實情況,白天看不見煙塵,他們已經敗逃不敢追趕,軍隊就可以安全行進,沒有危險了。你們哪里知道軍隊前進容易而撤退困難啊?”

  金兵七萬屯駐楚州城下,三千人守衛淮陰的糧食,又載著三千船糧食停泊在大清河中。再遇謀劃說:“敵人比我軍多十倍,難以用武力取勝,可以用計打敗他們。”于是派統領許俊抄小路前去淮陰,夜間二更天銜枚到了敵營,各自帶著火潛入,藏在五十輛糧車間,聽到哨聲點火,敵人驚慌逃走,活捉了烏古倫師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從武信軍節度使任上辭官。去世時,享年七十歲。被追任太尉,后又追任太師,謚號忠毅。

  專項訓練(二)

  一、

  1、:b.(b項的“以”是“表目的連詞,來”的意思)

  2、:d.(第①句和③句所敘內容都是一般行為,沒有反映出他倨傲特異的性格特征)

  3、:b.(a項“玩世不恭”不當,這不是他的性格特征,“無所作為”在文中也明確信息。 c項“反襯袁逢、羊陟不計私嫌、愛才薦才的高尚品格”不當,寫袁逢、羊陟是為了襯托傳主趙壹。 d項中“故作倨傲“不當,這是他固有的性格特征,不是裝出來的。)

  4、⑴

  (趙壹)依仗有才能而對人傲慢,被鄉里人排斥。(恃,為,各1分;句子不暢,酌情扣分)

  ⑵幾百個主計吏都叩頭伏在庭院中,沒有誰敢向上看一眼。(定語前置,補出介詞“在”,莫,各1分;句子不暢,酌情扣分)

  ⑶趙壹認為公卿中除羊陟外都不足以來借勢顯揚名聲,就每日到羊陟門上(求見)。(以,非……無足以,乃,各1分;句子不暢,酌情扣分)

  參考譯文

  趙壹字元叔,是漢陽郡西縣人。體態魁梧,身高九尺,胡須美,眉毛濃,看上去非常高大俊美。為人自恃有才而傲慢,被鄉里人排斥,于是寫了《解擯》一文。……

  漢武帝光和元年,趙壹被薦舉為郡上計官員來到京城。這時司徒受理上計吏事務,幾百個上計吏都叩頭伏在庭院中,沒有誰敢向上看一眼,只有趙壹拱手作揖而不叩拜。袁逢見此頗感詫異,就讓身邊官吏去責問他,說:“地方郡里來的上計吏對三公行揖禮,這是為什么?”趙壹答道:“從前酈食其拜見漢王劉邦,只作揖,現在我對三公作揖,為什么競感到奇怪呢?”袁逢就恭敬地提起衣襟掖在衣帶間走下堂來,拉著趙壹的手,請他坐在上座,于是向他詢問西縣的事情,袁逢非常高興,回頭對在座的考績官員說:“這位是漢陽人趙元叔,朝中大臣沒有超過他的,我請求在諸位中為他設一個座位。”滿座官員都注意看他。

  趙壹從袁逢那里出來后,就去拜訪河南尹羊陟,沒有能夠見到。趙壹認為公卿中除羊陟外都不足以借勢顯揚名聲,就每日到羊陟門上求見,羊陟勉強允許通報接見,但他還沒有起床,趙壹徑直來到上堂,就走到他跟前俯視他說:“我遠居西州,仰慕您高尚品格已很久了,直到今日才得相見,而您卻死去了,命運的安排有什么辦法呢?”便放聲大哭,羊陟門下的人聞聲大驚,都跑進來在旁邊站滿了。羊陟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于是起床,請趙壹談話,對他的才華深感驚奇。告訴他說:“你就要出人頭地了。”

  羊陟第二天早晨帶領許多車騎隨從到趙壹的住處通名拜訪。當時各郡的上計大多把車馬帷幕裝飾得很闊氣,而只有趙壹是破柴車,稻草屏,自己露宿車旁。他請羊陟一同坐在車下,左右的人沒有不慨嘆驚愕的。羊陟就與趙壹交談起來,一直談到黃昏,盡歡而去。羊陟拉著趙壹的手說:“含有美玉的石頭,如果不剖開,必定會有像卞和那樣哭出血淚來辯明它的事情!”羊陟就和袁逢一起舉薦趙壹,趙壹的名聲震動了京城,士大夫們都仰慕他的風采。

  …… 州郡都爭相給趙壹送去封官的冊命,朝廷三公府征召十次,他都沒有就任,最后死在家鄉。

  二、 1、a(a第一句中的“謝”意為“謝絕”、“推辭,第二句中的“謝”意為“離開”、“辭別”;b中兩個“旋”都是“不久”的意思;c中兩個“務”都是“一定、必須”的意思;d中兩個“畢”都是“全、都”的意思。)

  2、a(首先應正確理解“端重”的意思,根據文中“健少端重”不難推斷它的意思是“端正持重”,故應選①②③。)

  3、b(劉健等力諫皇帝阻止為李廣墳墓題字。)

  4、翻譯:(按照畫線處計算得分)

  (1)劉健謝絕交游,關鎖門戶讀書,人們都認為他木訥倔犟。然而,他掌握了許多古代道理,有治理天下、拯濟百姓的大志。

  (2)敬請您振作精神,提拔賢能之人,罷黜奸佞小人,明確地昭示賞罰,凡是應當推行的事,要當機立斷,不要遲疑。不要再因襲舊的做法,而留下日后的悔恨。

  (3)現在陜西、遼東邊境戰患正盛行,湖廣、貴州的軍隊相繼建立功勛,不知用什么來應酬這些?

  三、 1.d(難:認為困難。例:1.今不行禮于衛,而藩其君舍以難之。--《左傳》。2.是以圣人猶難之。--《道德經》。a.贊譽。 b.例:有的放矢。c.例: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2.c(①⑥有誤)

  3. b(不是“主動請纓”,而是奉詔使遼)

  4.⑴宰相很贊賞他的志向,讓他任明州通判。(“善”1分,“以”1分,句意通暢1分)⑵適逢審理太學生虞蕃訴訟一案,(許將)釋放了一些無罪的太學生,蔡確舒亶借機陷害許將。(“治”1分,“釋諸生無罪者”倒裝句1分,“因”1分)⑶(章惇)與蔡卞(蔡京之弟)一起肆意虛構罪名,降職流放元祐黨諸臣,并上奏要掘元祐黨首司馬光墓。(省略1分;“羅織”1分;“貶謫”1分)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 篇2

  一、考點解讀

  命題者常常依據所選文段中傳主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某個標準(比如傳主的經歷或事跡,他的某個方面的才能和才干,他身上表現出的特別突出的品質或情操,諸如此類)為依據,編選若干文句(一般含有五至六個),這些文句有的符合這個標準,有的不符合這個標準,然后命題者將這些文句,分別編為四項,往往有對有錯,用這樣的組題方式,來考查考生是否從整體上讀懂了全文,是否準確地把握了文中的關鍵語句和主要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也是對閱讀材料內容理解方面的考查。本考點的能力層級為c級,常與“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的考查“合而為一”,有時也可單獨進行。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它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敘述某一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作者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分析所述事件或說明道理本身的具體內容。作者的觀點態度有時表現得含蓄而曲折,這就要求考生從閱讀材料中篩選,并進而進行準確的分析或概括,以區別于文中的其他內容,而不是對作者觀點態度的簡單羅列,因而這類試題的難度也相應會大一些。

  需要說明的是,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主觀的東西,它寓于文章之中,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或含蓄,或直露,或集中,或分散,因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閱讀上多下功夫。還需要說明的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要求對文章本身的有關內容作出歸納概括,屬于客觀的東西,考查著眼于歸納、概括判斷能力;后者側重于作者主觀的東西,考查著眼于分析、概括、判斷能力。但在實際考查時,這二者有時很難截然分開,因為提煉作者的觀點態度要建立在對文章內容要點、主旨的分析上。

  二、高考原題詳析

  1.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戎聰明睿智的一組是(      )(07山東)

  ①戎幼而穎悟,神彩秀徹          ②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

  ③等輩競趣之,戎獨不往          ④故吏賻贈數百萬,戎辭而不受

  ⑤乃會敗,議者以為知言          ⑥戎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在文言文閱讀中考查考生“篩選 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時,命題者常常依據所選文段中傳主的主要材料或文章的主要信息,以某個標準(比如傳主的經歷或事跡,他的某個方面的才干,他的身上表現出的特別突出的品質或情操)為依據,選擇若干(一般五至六個)符合和不符合標準的文句編為四組。本題即是以能表現王戎的“聰明睿智”為標準,選擇了六個句子編為四組,讓選出“全都說明王戎聰明睿智的一組”。做文言文“篩選文中的信息”題目,首先要讀懂全文,理解所選句子的意思;其次要審清題目,準確把握題目要求;然后根據題目逐句分析,選定符合要求的句子;最后選出正確答案。本題①③⑤均從不同角度說明王戎的聰明睿智,而②句說明王戎膽大,④句說明王戎清廉,⑥句說明王戎的政績,都不是說明王戎的聰明睿智的,據此可以確定正確選項為b。

  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07山東)

  a.王戎小時候視力極佳,看太陽時眼睛不花,裴楷看見后稱贊說:“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電光。”

  b.阮籍與王渾、王戎俱為好友。阮籍每次拜訪王渾,時間都很短暫,但與王戎交談的時間卻很長,主要是阮籍認為王戎比王渾清逸可賞。

  c.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后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以致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來。

  d.和嶠在服喪期間,用禮法約束自己,吃飯限量,皇帝認為和嶠哀傷過度,并為此擔憂,但劉毅認為王戎比和嶠更讓人感到憂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文言文“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試題有以下兩個特點,一個是分析概括要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為基礎,不能準確把握文言句子的意思,就談不上對“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二是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有時候表現得直露,有時候則表現得比較隱諱,而命題者往往在文白轉換的過程中設置干擾,因此難度比較大。本題四個選項即涉及對全文的理解。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類題目,首先要弄清選項的“觀點態度”所指的具體對象、文句范圍,即選項列舉的觀點是針對哪(幾)個人,哪(幾)件事,哪(幾)句話;其次要將選項中列舉的觀點態度與文中相應的句子進行比較,看有無不同,尤其要注意細微的差別;最后選出答案。以本題為例:將選項中列舉的觀點態度與文中相應的句子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其他選項都與原文一致,c項將“王戎不拘禮法,在母親去世后仍然飲酒吃肉,經常下棋娛樂”當成了王戎“容貌憔悴,拄著拐杖才能站起來”的原因,而原文中“而容貌毀悴,杖然后起”與上句“不拘禮制,飲酒食肉,或觀弈棋”是轉折關系,不是因果關系,故是“不正確的一項”。

  三、復習建議

  認真讀懂全文,理解所選的用來作判斷的句子的含意,掃清文字障礙,捕捉到重要信息,乃是解題的最為關鍵的一步。其次是讀懂題干,弄清標準(比如XX年山東卷全都說明王戎“聰明睿智”的一組,全國卷ⅰ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動民眾”的一組等等),標準越明,答案越可能選準。第三,依據標準,找到每句話所在原文的位置,結合上下文先理解語句意思,再與題干要求對照,逐一檢查,再做出選擇。選擇時首先要特別注意文句中陳述對象的檢查,一般說來,陳述傳主的文句,常常是符合標準的;其次,是對陳述傳主的文句作認真分析,有時某些文句雖然也是陳述傳主的,但用標準來衡量,它并不符合要求,就應該排除。需要指出的是,有時有的文句雖然不是直接陳述傳主,但它卻是用側面烘托的方法來寫傳主的,我們應該學會辨別。最后,對照選項,選出正確答案,注意以“巧”取勝,比如運用排除法,比較法、利用試題信息等。

  全面理解選文,將知識融會貫通,是完成本考點的必要條件,也是順利完成整篇文言文閱讀的必要步驟。具體說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指作者通過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即贊成什么,或者反對什么。“概括”是指在讀懂所給材料后能以簡潔的語言揭示出作者對所寫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貶。“分析”是指能從作者所處時代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作者的思想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評價。

  (2)作者觀點態度在文中的表現:記敘文,集中體現于議論性的語句中,有的融于細微的字里行間;議論文,就是文章的論點或論點引發的對現實的觀點態度。

  一般來說積極的有:抒發愛國情懷,表現憂國憂民,歌頌傳統美德,贊揚美好品質,贊美真善美。消極的有:宣傳封建倫理道德、剝削階級意識、迷信思想、貶低勞動人民、宣揚假丑惡。

  (3)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明顯,有時卻表現得含蓄而隱蔽。對于前者,概括起來不難,對于后者,則要仔細加以辨析、比較,使作者的觀點態度顯現出來。

  (4)評價作者觀點態度時的思考角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看作者對民族和人民的態度,看作者對統治階段和邪惡勢力的態度;看作者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看作者觀點在當時和今天的意義和價值。評價作者觀點態度時要注意:要完整全面,不可以偏概全,評價要準確恰當。

  (5)分析概括評價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方法有:

  ①文中篩選法。首先要弄清選項中的“觀點態度”所指的具體對象、文句范圍。就是要看選項中列舉的作者觀點態度是針對哪一個人物、哪一樁事件的,具體在文中表現為一個語句還是一個物,一件事、一個文段,還是涉及全文。其次要將選項列出的“觀點態度”與文中篩選出的相應的“觀點態度”加以比較,如果題干要求選正確項,則選兩者吻合的;如果選錯誤項,則選兩者不相符合的。

  ②概括評價法。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是通過人物、事件、哲理的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現出來的,因而在閱讀時,就要從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敘述,某一哲理的說明中,在領悟、分析、綜合的基礎上,概括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拿這種評價與選項中的評價比較辨析,從而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

  ③抓住題眼法。這里說的題眼指題干中的關鍵詞語。解答須認真審題,明確要求,抓住題眼,綜合歸類,找出答案。

  ④排除干擾法。考題中設置的干擾一般有:a.夸大事實,導致謬誤;b.偷換概念,混淆是非;c.正誤夾雜,真真假假。解答時,抓住原文內容分析,辨明題干要求,了解干擾形式,就能解答準確。

分析文章的內容、概括作者的觀點態度(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孔孟》備課筆記(精選6篇)

    中學語文魏華中一、課文悟讀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歷經千年而不朽。作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確實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獨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們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

  • 2023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通用2篇)

    第10講圖表與文字轉換【考綱解讀】 圖表題綜合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據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性的信息,或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這類題型屬于語言應用能力的考查。...

  • 高三語文復習專題講座(精選2篇)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是XX年提出來的一個閱讀能力點和測試點。這個能力點的提出,表明現代文閱讀測試增加了創造性閱讀的要求,體現了素質教育創新意識的要求。...

  •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脈絡和規律,形成對中國古代小說完整的印象。2、培養學生的閱讀質疑和整合語義的能力。3、理解作者采用大量例子詳略得當闡明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 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老人與海》、《雷雨》(精選15篇)

    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五、《老人與海》1.《老人與海》中有不少獨白,這在小說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人物的內心獨白,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不但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自豪、堅毅以及尋求援...

  • 《莊暴見孟子》備課筆記(精選2篇)

    吳根華一、課文悟讀孟子長于言辭,在辯論中經常設譬,以小喻大,邏輯性很強,有極強的說服力;其文氣勢磅礴,筆帶鋒芒,又富于鼓動性,對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響。本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為一篇對話體的議論文來學習。...

  • 《詠懷古跡》教案設計(通用11篇)

    郭旺煥【教學目的】1、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領會詩歌主旨。2、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3、通過討論喚起學生對歷史人物的關注及思考。【教學重點】賞析詩歌,體會感情。【教學難點】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 藥教案(精選12篇)

    一、教學目的: 1 、了解小說所反映的辛亥革命時期的中國社會。 2 、了解小說明、暗兩條線索。 3 、認識小說中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 4 、深刻認識小說主題。 二、教學重點: 小說的情節、人物和主題。...

  • 《藥》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從情節結構、主旨等方面探究鑒賞《藥》;二、教學重點:《藥》的主題思想探討;三、教學難點:小說明暗兩條線索與小說主題的交融;四、計劃課時:兩課時五、課型:自讀課六、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指導學生閱讀小說,...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第一福利所导航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国产后入又长又硬 | 女人喷液全过程在线观看 | 欧美a区| 给我看高清的视频在线观看片 | 亚洲精品二三区 |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 92少妇午夜福利视频在线 | 99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www久久国产 | 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高清福利视频 | 午夜寂寞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无码 | 国产日产欧美一区二区三 | 日本少妇翘臀啪啪无遮挡 | 国产精品久AAAAA片 | 国产高清美女a一级毛片 | 任你躁一区二区久久99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乱码韩国 | 色黄视频在线 | 办公室少妇激情呻吟a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草草在线观看 | 免费中午字幕无吗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 国产精品九 | 免费无码黄在线观看www | 成人做爽爽爽爽免费国产软件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网 | 老头把我添高潮了A片故视频 | 欧美亚洲视频 | 人人草人人人 | 84pao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 久草国产在线 | 美女黄色一级视频 |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无码专区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