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線上》課前預習學案
4.你認為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5.讀完此文,你對羅布泊的感受是什么?
附:學案答案
1探究點一、二、三:答案見教學設計
2、反思總結:見教學設計
3、當堂檢測
賞析:
文章采用概述的手法寫了走進羅布泊后對羅布泊的了解及自己對羅布泊的感受,展現了我國大西北這個歷經滄海桑田而又神秘奇特荒涼兇險的地方的特色,說明了經歷過才會了解的道理。在表現我國大西北地方風物的特點上,本文與作者的《西地平線上的三次落日》是一樣的,但是所描寫的對象不一樣,事物具體的特點也不一樣。本文表現的是羅布泊的自然和人文的變遷,是羅布泊的神秘奇特和荒涼兇險,是作者對羅布泊的獨特感受;而《西地平線上的三次落日》表現的是西地平線上的落日的悲壯的美,是與之有關的人事的令人肅然起敬的美。藝術上本文側重粗線條的勾勒,展現概貌;《西地平線上的三次落日》則是工筆細描,穿插感受和聯想,豐富和拓展文意。
答案:
1.引出描寫對象——羅布泊,突出羅布泊死亡之海的特點。 解析:要考慮本段和全文的關系;還要分析本段在表達上的作用。
2.這是作者在羅布泊呆了十幾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時間和空間里的產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礎是在羅布泊這樣一個最兇險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層面上來看待世界的。從大自然的不可戰勝的角度來看,宗教的確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從人處于羅布泊這樣一個連生命都難以保障的地方來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無須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為道德和秩序在這里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從對生命的重要性的角度而言,在這里錢的確是毫無價值的,而水卻是最重要的。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對性,不可看成是適用于一切的時間地點和事物。 解析:要“知人論世”,辨證地聯系地全面地看問題。
3.寫了羅布泊現實的兇險,羅布泊的來歷,個人走進羅布泊的感受,羅布泊中的樓蘭王國及其變遷、傳奇及其未解之謎。 解析: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分析和概括。
4.把自己走進羅布泊后對羅布泊的了解及感受介紹出來,引起人們對羅布泊的關注。 解析:結合題目及文中的個別詞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