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必修一
1、教師先范讀一遍,然后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范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⑴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后來訛音為“華”。)
⑵ “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⑶ “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里是指前洞還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2、學生練習背誦。
3、指點與答疑:
一詞多義: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終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
② 文字,“獨其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說、講,“何可勝道也哉”。
③ 道理,“傳道受業”(《師說》)。
④ 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詞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
② 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⑶ “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答疑:
⑴ 為什么說“華(huá)山”是“音謬”?
答:古文無“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華”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