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三復習資料匯總1
10、《離騷》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表現了詩人為實現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全詩共373句。
11、普希金,俄羅斯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作為詩人,他一生寫了800多首詩抒情詩和十幾篇敘事詩,運用了各種形式和韻律。普希金的重大貢獻還在于創建了俄羅斯文學語言,確立了俄羅斯語言規范。代表作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
12、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被公認為美國的“詩歌之父”。19世紀40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黨”,反對美國的蓄奴制,主張土地改革,代表作詩集《草葉集》。《草葉集》是惠特曼的詩歌總集,其寓意是在于“草葉”隨處生長,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著普通人,也象征著發展中的美國,同時,也象征惠特曼自己關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13、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指南錄后序》是文天祥為自己的詩集《指南錄》寫的序文。詩集命名為《指南錄》,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詩意。
14、張溥,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他自幼勤學,所讀之書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書房為“七錄齋”。他組織了愛國社團復社,成為復社的領袖。在文學上,他提出“興復古學”的主張。著有《七錄齋集》。
15、碑記,又稱碑志。“碑”指碑銘,“志”指墓志銘。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則埋于地下。碑銘又分為三類,即宮室廟宇碑,墓碑和功德碑。墓碑用于敘述死者生前的事跡和高尚的品質。
16、高爾斯華綏,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兩組三部曲《福爾賽世家》(《有產業的人》《騎虎》《出租》)和《現代喜劇》(《白猿》《鑰匙》《天鵝曲》)。
17、楊絳,本名楊季康。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
18、李約瑟,英國生物化學家、科技史專家,國際科學史聯合會主席。著有《中國科學技術史》、《用歷史觀點看待中國傳統的科學》等。
19、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對我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墳》《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
20、瞿秋白,原名瞿雙,后改名瞿霜、瞿爽,無產階級革命家,現代作家、翻譯家。作品有《餓鄉紀程》、《赤都心史》等。
2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為“十三經”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榖梁傳》都是解說《春秋》而作,故又稱做“春秋三傳”。
22、魏徵(580—643),字玄成。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魏徵有膽量,敢于直諫,所言多被太宗采納,有助于“貞觀之治”。他的著作流傳下來的,除《隋書》和《梁書》等他撰寫的一部分外,還有《魏鄭公詩集》《魏鄭公文集》。他的言論多見于唐朝吳兢所撰的《貞觀政要》。(諫,規勸尊長使他改正錯誤。疏,奏疏,封建時代臣下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