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重視首先要認識到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和藥物分析四門課程確有一定難度,它需要連貫的知識以及平時的積累,否則在某些知識點上很難理解得透。因此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下功夫學,要從基礎入手切忌浮躁,只要下了功夫就成功了一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學習后,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個總結,就拿最難的藥分、藥化來說,其實不外乎分子式、官能團、特殊反應,至于分析方法、原理等都是以官能團和特殊反應為基礎,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對一些難點就容易理解了,一定得下功夫。
2 分清各科之間的關系四門課程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之間有一定的聯系,藥物化學、藥物分析難度較大,藥劑學次之,藥理學相對來講比較容易理解,是最好學的一門。有些同志就把復習的重點放在了其它三門課程的學習上,這種學習方式未尚不可,但筆者認為藥理學是重中之重,必須要真正掌握,因為藥理與藥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學好藥理學將對藥物化學有很大的幫助。這從歷年的考試題中就不難看出。如1996年的藥化試題第77題 芳基酸類藥物主要的臨床作用是:a 中樞興奮 b 抗癲癇 c 降血脂 d 抗病毒 e 消炎祛痛第80題 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統抑制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藥物是: a 氨芐青霉素 b 甲氧芐啶 c 利多卡因 d 氯霉素 e 哌替啶1997年藥分第74題 溴丙胺太林臨床主要用于: a 治療胃腸痙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b 鎮痛 c 消炎 d 抗過敏 e 祛腸蟲1998年藥分第77題 磺胺甲惡唑(smz)和甲氧芐啶(tmp)代謝拮抗葉酸的生物合成通路: a 都作用于二氫葉酸還原酶 b 都作用于二氫葉酸合成酶 c 前者用于二氫葉酸還原酶 后者用于二氫葉酸合成酶 d 前者作用于二氫葉酸合成酶 后者作用于二氫葉酸還原酶 e 干擾細菌對葉酸的攝取 等等。
象這種例子不枚盛舉,筆者作了如下統計,通過藥理學知識即可解答的藥化試題1996年共 23道,16分,占總分的32%;1997年共28道,18分,占總分的36%;1998年共13道,11.5分,占總分的23%;1999年共9道,6.5分,占總分的13%;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所占的比例雖然下降了,但需要藥理知識與藥物分析中藥物結構類型相結合的試題多了起來(13道,8分),二者相加總計22道,14.5分,占總分的29%.藥分與藥化的聯系也很密切,它們都是建立在分子結構式、官能團、特殊化學反應基礎上,學好藥化對藥分的學習很有幫助,特別是對一些藥物的分析方法的原理更容易理解。藥分還應注意理解和掌握藥物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識,如準確度、精度、誤差等等;分光光度法與色譜法必須參考歷年試題死記硬背,沒有捷徑可走,千萬不要認為平時接觸的少不會考這方面的內容;各類藥物的分析方法與藥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應相互比較學習。
3 幾點學習技巧首先應該認識到執業藥師考試難度較大,必須下功夫復習,在用功的基礎上根據試題的分布可以找一點“竅門”以便順利過關。
3.1 藥學知識(1)包括藥理和藥分共計140道題,分數各占一半,滿分100分,歷年的及格分數線一般不低于56分,藥分在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四門中是最難的一門,它需要藥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做基礎,而藥理相對較容易,可把重點放在藥理上,爭取藥理得分在70-80%(即35- 40分),這樣藥分只要得45%以上(22.5分)就可以過關了。因為歷年考試都有重復題,所以藥分得45%還是有希望的。
3.2 藥學知識(2)考的是藥劑和藥化,二者難度相當。藥劑不象藥化那樣需要化學基礎等 知識的積累,具有“文科”的特點,只要認真看書多做筆記和練習,加強記憶,得一半的分是有把握的。藥化和藥理的目錄編排基本一致,都是按藥物的作用分類,應重點掌握每類藥物的共性,重點掌握芳伯胺的重氮化反應,丙二酰脲類的鑒別反應,藥物與三氯化鐵的顯色反應、與硫酸銅的反應、茚三酮顯色反應,藥物的互變異構體、烯醇式結構的特點,歧化反應等等,復習中宜粗不宜精,要加強對藥物分子結構式的記憶,藥化的一些分子結構式很難記住,必須死記硬背。但藥化的考試有其獨到的特點就是與藥理學知識緊密相連,單憑藥理學知識就能解答出部分答案,這些白送的分一定要拿到,再加上對其它重點知識點的掌握,相信得60%以上的分是有把握的。
總之,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對于在職自學者更是如此,必須要下苦功,歡迎各位藥學同仁與我交流,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