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縣政府工作計劃
四、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1、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永葆黨的先進性。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學習黨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屆三次全會、市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作為當前與今后一個時期的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黨員干部理論學習培訓的重要任務。要圍繞建設“兩個先行區”大局和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切實增強發展意識、機遇意識、創新意識、和諧意識、實干意識等“五種意識”,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省全市大局,奮發有為,不斷開拓閩清各項事業新局面。要繼續發揮黨委理論中心組的學習、調研、決策三位一體的功能作用,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謀發展的動力、抓工作的思路、促成效的方法。要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積極探索黨員干部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使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2、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進一步完善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保證各項決策符合黨委要求和人民期待,體現廣大黨員意志和智慧。強化黨委全委會功能,完善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工作并接受全委會監督制度、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不斷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進一步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不斷完善民主推薦、民主評議、干部考察、任前公示、試用期、考察預告、差額考察、公開選拔等相關配套制度建設。加強干部監督和管理,認真實施科級干部全過程記實制度。注重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和使用優秀年青的婦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充實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啟動新一輪干部培訓工作,依托縣委黨校分期分批對全縣科級干部進行輪訓。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落實人才工作的各項政策措施,抓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繼續推進事業單位全員聘任制改革,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
3、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繼續深化農村基層黨組織“三級聯創”活動。進一步抓好下派干部駐村工作,增強機關部門與掛鉤村互動聯動的功能,扎實推進基層85個黨建示范村建設。深入實施黨建項目帶動工程,引導群眾組建各類專業組織(協會),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完善村務民主決策“四權”和村務公開等制度,開展村財網絡監管示范點工作,逐步推行財務電算化管理。加強農村黨員干部培訓,規范外出流動黨員管理教育,提高農村干部待遇,穩定農村干部隊伍。繼續開展機關黨組織創建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活動。進一步抓好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扎實推進社區、學校、醫院等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4、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提升黨的執政形象。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住責任分解、責任考核、責任追究三個環節,推動反腐倡廉工作落實。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深入開展廉政文化“五進”教育活動,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深化體制改革,創新制度建設,繼續深化行政審批、財稅管理、干部人事等各項制度改革,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完善和落實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政務公開等制度,繼續規范公車管理和公房管理制度,進一步拓展“陽光工程”建設覆蓋面,規范從政行為,逐步減少和消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保持查辦案件力度,認真查處教育亂收費、醫購銷和醫療服務、土地拆遷補償、環境保護、企業改制、安全生產等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人和事。積極開展專項治理,堅決懲治各種腐敗行為。加強行風和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辦好“政風行風熱線”和“ 12345”便民呼叫信息平臺,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全面推行績效評估,優化政務環境,轉變作風,提高服務質量,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