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學工作總結會議講話稿
4.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
知識來源于實踐,能力來自于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各種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重要;實踐對于大學生成長至為關鍵。要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高度重視這個環節。強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是互動、互補關系,就是將學生的實踐教學成果納入課程考核的指標體系之中。這里所說的課程考核,既包括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核,也包括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考核。對學生而言,將實踐教學成果納入課程考核的指標體系之中,能更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在思想認識和能力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對教師而言,也能從一個側面體現其教學水平、能力和效果。同時引入這一考核指標,將促使學生和教師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真正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由于學科特點不同,全校不可能在實踐教育上采取整齊劃一的辦法,要充分發揮各院系教師與學生的自主性,研究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學生進行實踐教育的模式、特點、內容和方式!
第一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主要開展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第二課堂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各種學生社團活動、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自我教育活動等,側重培養學生學會關愛、學會共事、學會生存、學會創造,既成人,又成才。第一課堂強調“學”和“提高”;第二課堂強調“練”和“實踐”;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共同構成高校育人有機整體,第二課堂是對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但是第二課堂的開展絕對不能影響第一課堂,第一課堂是主體,第二課堂是補充和提高。
四、全力以赴,盡早著手,為順利通過教育部新一輪本科教學水平審核評估做好準備
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目的是促進學校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理順辦學思路,提高我校的整體辦學水平,突出辦學特色,鞏固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促進教學管理的規范化、現代化、科學化,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們要全面理解和貫徹國家及省市關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精神,在教學工作中以“教育觀念是先導、教學工作是核心、教育質量是關鍵”的原則為指導,以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為契機,把握機遇,迎接挑戰,促進發展。我們要增強迎評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認識到審核評估工作的重要性,要克服麻痹大意的心理,做好深入細致的宣傳工作,使廣大師生員工對審核評估的意義、標準、任務和要求都能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樹立起“評估工作,人人有責”的思想意識。
1.進一步強化激勵機制,逐步加大對教學工作的投入
建立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激勵機制對加強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要做到:一要積極鼓勵教師爭優創先,奮發向上的精神,要大力表彰、獎勵在教學一線作出貢獻的教師,通過評獎評優等措施,樹立先進典型和榜樣,形成人人爭做好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氛圍。二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辦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應達到額定標準,并按各個環節的質量標準嚴格執行,考核教師的教學工作應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起來的辦法,通過較完善的辦法,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最根本的一條不要讓老師因為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反而影響了對他的評價。三要引入淘汰機制,賞罰分明,對組織紀律不強、教學事故頻出、師德師風敗壞、教學效果很差的教師,不再繼續聘任,或應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在經費保障方面,一方面還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辦學,另一方面就是要調整經費投入結構,保證增加教學經費,保證生均教學經費逐年有所增長。
2.實施全員培訓計劃,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全面推行以更新知識結構、提升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師資隊伍繼續教育和培訓制度。一是高度重視教學骨干隊伍的建設與培育。繼續實施“教學名師工程”、還要開展“優質課程骨干教師計劃”等,著力打造教學骨干隊伍。二是繼續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繼續堅持每年選派10名左右的教師赴國(境)外知名大學進行進修。三是從源頭抓起,認真做好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實施“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為每位青年教師指派了教學導師,負責指導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四是選拔青年教師赴國內名校進行課程教學培訓,計劃每年派出50位教師,每人4個月時間跟蹤1-2門課程,今年已安排專項經費;五是通過教學大賽、觀摩教學等形式,對教師進行教育理念,案例式、討論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以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培訓。我們要科學制訂教師輪訓計劃,并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