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在2019年度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是深化學校德育改革。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廉政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通過“人人講誠信”主題演講、“誠信之星”評選、健康和法制講座、感恩教育征文、安全教育進校園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陶冶學生美好情操,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重視學校德育隊伍建設,突出抓好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
“3+1”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深入推進“親子共成長”工程、“五個一”工程、生活教育等德育課程建設,將德育貫穿于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嚴格落實教師人人做學生成長導師制度、班教導會制度和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對出現學生犯罪案件和危及學生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后果的班主任、包靠導師等責任人,嚴格落實評先樹優“一票否決”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不斷創新德育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是深化現代學校制度改革。我市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已進入關鍵階段,各試點學校要按照規劃方案穩步實施,同時為第二批學校的參與做好引領與示范。要建立切實可行的新型學校考核評估體系和機制,解決影響學校自主發展的不利因素,形成更加科學規范的評價模式;要深化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完善校長任職資格、公開選聘、職級管理、考核評價、監督和交流制度,建成校長后備人才庫;要逐步完善教師職稱評聘辦法,進一步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發揮職稱改革的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完善教育行政部門以服務支持為主,宏觀管理為輔,學校自主辦學、政務公開、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各項制度,建立科學決策、民主管理、城鄉均衡、群眾滿意的現代學校運行機制;要通過試點學校校長論壇、專家專題報告會等方式,積極開展試點研究,認真總結成功經驗,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上取得新進展、新成果。
突出抓好“六項重點工作”:
一是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舍改造工程。今年,市委、市政府對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舍改造工程高度重視,列為全市十二件惠民實事之一。市財政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拿出x萬元對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舍改造工程進行獎勵。目前,全市已落實新建學校x處,改建學校xx處,撤并學校xx處,新建改建校舍.萬平方米。就實際情況看,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建設資金壓力大。各鎮(街道)教辦、市直各學校,尤其是布局調整和校舍改造任務較重的單位,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強化推進措施,加快整合速度,確保年底基本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任務,學校布局調整基本到位,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要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布局調整和校舍改造規劃要反復論證,不能有隨意性。同時,建設過程中要嚴格標準和質量,按照規范化學校建設的要求,確保一次性達標。
二是加快xx市職業教育中心建設。為了進一步整合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壯大職業教育發展優勢,為全市經濟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市委、市政府決定有效整合全市中等職業教育資源,在xx鎮建設xx市職業教育中心。該中心規劃占地x畝,在校生xx萬人,建筑面積萬平方米,總投資6.2億元。一期建筑面積萬平方米,投資x.x億元,計劃x年9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到20xx年9月,所有工程全部完工。我們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將職業教育中心打造成職教航母,形成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新亮點。
三是大力實施學生接送安全工程。
全市中小學布局調整后,接送學生的校車安全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今年,市財政拿出x萬元,用于改善學生接送安全工程,這項工作目前正在制定實施方案過程中。實施學生接送安全工程,整體把握原則,力爭上半年接送學生的新標準車輛達到70%左右,年底基本完成更換任務,確保乘車學生受益,確保車主利益,確保人民群眾正面反映。
四是大力發展職業、成人教育。把發展職業、成人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不斷增強職業、成人教育發展活力。要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重點,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實訓基地設施配套建設,加強特色品牌專業建設,年內打造2個濰坊市級特色品牌專業和技能競賽基地;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施“訂單教育”,搞好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確保學生就業率在98%以上。職業教育要錯位發展,創新工作思路,增強辦學特點和吸引力。要進一步制定優惠政策,吸納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民辦學校建設,同時加強對民辦教育的管理和監督檢查,規范辦學行為,引導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