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發(fā)言
四抓實轉變。要求教師由“教者”向“學者”轉變,由“傳授者”向“組織者、引導者”轉變,由“單兵作戰(zhàn)”向“團隊作戰(zhàn)”轉變,由“灌輸式教學”向“探究式教學”轉變,由“統(tǒng)一標準要求”向“因材施教、分層指導”轉變。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由“接受式學習”向“自學、合作、探究式學習”轉變。
五抓實備課。一是變重“怎么教”為重“怎樣學”。站在學生“學”的角度,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變“教學方法”為“學習方法”,變“教學過程”為“學習流程”,變“教案”為“導學案”,所解決的問題是“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二是變“單兵作戰(zhàn)”為“團隊作戰(zhàn)”;玖鞒淌牵褐鱾淙恕皞備”——備課組“群議”——主備人修改——二次“個備”——授課——反思、完善。三是設計導學案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吃透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教材;學習內容緊扣學習目標;預設課堂生成的問題;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備課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過去的多少倍。為保證上課質量,一節(jié)課的導學案有時要修改多次,很多白天沒能交流的問題,晚上要利用網絡相互溝通。
六抓實調控。面對開放的課堂模式,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感覺難于駕馭,控制多了發(fā)死,放手大了就亂。為了實現(xiàn)課堂“活而不亂”、“活兒有序”的目標,我們進行了“規(guī)范與自由,控制與自主”的小課題研究,通過聽課觀摩、研討交流,我們總結出以下經驗:(1)備課充分:對學習內容爛熟于心;預設問題;預設時間;預設人員;預設生成。(2)下達指令要清晰、準確、簡潔。(3)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不拖沓,營造“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的氛圍;(4)教師精神飽滿,全身心投入課堂,關注每一組、每一個學生的狀態(tài),了解每一個問題解決到什么程度,根據(jù)這些把握好收、放的時機;(5)虛心學習,提高自身管理、駕馭課堂的能力。抓實課堂調控,有效降低了學生課堂精力流失率。
七抓實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主要包括:學習態(tài)度與狀態(tài),展示的聲音與姿態(tài)、專注度和參與度,個體、對子、小組的學習質量等。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捆綁式評價,評價做到及時、真誠、真實、具體,真正起到激勵先進、帶動后進的作用。只要有要求,就一定有評價,只要有評價就一定有評比。評價結果每天、每周、每月及時匯總。不同階段,評價的標準不同。例如,對于展示的評價經歷了這樣的幾個階段:敢于展示——展示的聲音、姿態(tài)——展示的質量。
八抓實培訓。對教師進行了撰寫導學案、集體備課、課堂調控、評價激勵、反思反饋等方面的培訓;對學生進行了自學、閱讀、交流、傾聽、展示、質疑、評價、上板面等項目的培訓。
九抓實反思。一借助“課堂回音”進行課堂調控、管理反思;二利用導學案進行個體教學實施反思;三通過集體備課,反思問題設計。通過反思暴曬問題,展示亮點。
十抓實教研。為了讓理念落地,我們堅持聚焦課堂、以研代訓,從問題出發(fā),進行行動研究,把教研的主陣地前移到課堂上。學校、學年、教研組、備課組有計劃、有目的開展“邀請課”、“研究課”、“示范課”、“推門課”、“磨課”等活動,以具體課例為樣本,以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為依據(jù),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為評價標準,深入進行教學研討。針對每一個階段課堂存在的問題,領導、教師深入課堂觀測、查找癥結、分析原因,研究應對策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和完善。
◆新——創(chuàng)新
我校與杜郎口中學相比,地域文化、校情、學情、教師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如果采取拿來主義,很可能走上“死”路。根據(jù)我校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問題,在教研員的指導下,我們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1)課型。杜郎口中學有三種課型: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學生全部住校,可以保障預習的質量和課時,如果我們也這樣做,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將自學、展示、反饋集中到一堂課進行。(2)呈現(xiàn)方式。杜郎口中學把導學案印發(fā)給學生,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導學案以課件的形式呈現(xiàn),既節(jié)約了紙張,增大了課堂容量,又發(fā)揮了課件動態(tài)演示的功能。(3)展示。杜郎口中學大多是大展示,我們根據(jù)學生自學、討論的情況及課堂生成的問題規(guī)定:自己能學會的,對子不交流;對子能解決的,小組不討論;小組能解決的,不搞全班大展示。這樣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世界上不變的就是變,。我們發(fā)現(xiàn),一種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用久了,學生就不感興趣了。因此,從學校到學年、班級、教師每天都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不斷變化“招數(shù)”,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深刻地感受到,現(xiàn)在的學生思想活躍,求新求變,對課堂教學口味要求高了,如果總用一個“套路”,學生不買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