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初學者入門教程七篇
通過幫領導打這一萬多個字,我倒是長進了不少,學到了不少寫文用字的技巧,不過這不是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我是想把我在打字時的一個突然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在打這些字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現在讓我利用好了電腦和網絡,寫個一、兩萬字的文章并不是太難的事情。但是如果讓我也用筆來寫,那結果會是怎樣呢?有些不敢往下想。
網絡時代的公文寫作,比以前簡單了許多。一篇文章,確定了題目,用google或者baidu等網上搜索引擎查詢一下關鍵字,無數相關主題的文章出現,選一些滿意的。反正電腦文字編輯、復制、剪切等都很簡單,錯了還可以恢復,就按照一些文章結構、順序拼拼湊湊,文章大致就有了雛形,然后進行一下文字潤色,就差不多可以完工了。最多修改的細致些、次數多些,已經算很盡責了。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總是不深刻的!當我們如此簡便的寫文章時,其實很多東西都是沒有經過思考,編輯也很有隨意性,如果換個時間編輯,同樣的材料得到的完全不同的文章。根本沒有好好消化查閱的材料。而真正的好文章,應該是只能用那個字,換了其他字,就覺得味道不對了。這個境界雖然我們暫時無法達到,但是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如果換了用筆寫文章,那就不一樣了。雖然材料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但因為紙上的修改畢竟沒有電腦上編輯來的簡單,選這段、用那字,都會認真思考。對于練習寫作的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提高過程。
而用網絡搜索、電腦編輯、拼拼湊湊、文字潤色,只是適用于急切需要完成的,但自身能力又無法完成的情況。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大家都用筆來聯系寫作。
公文寫作初學者入門教程之七:第一次發表對提高寫作興趣很有幫助
我至今仍然記得工作以后,自己的文稿第一次成為刊物上鉛字時,那種“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的心情。
那是我參加工作半年多后。一天中午,所長把我叫到他辦公室,說:“小林(化名),工作也有段時間了,應該對業務也有一些想法了。正好市局內部簡報在征集好的工作思路,把你的想法寫出來投稿。”這可愁死我了,當時的我可是連篇心得體會都要湊個老半天。但上級的吩咐,是一定要服從的。在征求了所長確定文章主題后,我開始了艱難的“爬格子”過程。
那時對寫文章沒有任何經驗,連在網絡上查資料,都不知道如何著手。雙休日到了,我把自己關在家里書房,把從單位帶回的資料,如《中國稅務》雜志、《中國稅務報》、《江蘇稅務》雜志、《蘇州稅務》雜志,以及我能找到的所有和那個主題有關的系統內部簡報,紛紛翻了出來,桌長、凳子上、地上,到處都是資料。這里摘點,那些抄點,才發現“原來天下文章一大抄”還真要看“會抄不會抄”,差點沒“一夜白了少年頭”。拼湊好后,我怎么也對自己的剪貼版文章不滿意,于是一個心火,干脆自己想到什么寫什么。于是,經過兩天起早摸黑的奮戰,就象記流水帳一樣把文章“記”了下來。
星期一上班,我把自己兩天的勞動成果送到所長手重。所長看了幾眼稿子,笑了一下,就說放下吧,他再仔細看看。我以為初步通過了,就“哦”了一聲出了所長辦公室。下午的時候,所長把修改后的稿子送到我手中,說:“小林的觀點挺不錯,就是文筆以后還要多練練。把我幫你稍微改動的地方重新打印一份給我,我和你一起看看怎么再改的好些。”我看了一下,哪是什么“稍微”,簡直就是動了“大手術”,已經面目全非了。所長讓我先打印一份,應該是他已經沒有辦法再落筆改的原因吧。當時,臉上立刻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連忙把修改的文章打出來,重新送到所長辦公室。后來,所長很熱心的和我探討文章的思路、寫作技巧等,讓我學習了很多。在他的關照下,這篇包含我的思考加上所長文筆的文章,終于在市局內部簡報上發表出來。雖然文章可以說都快不是我寫的了,但看到標題下面頭一次有自己的名字,我還是高興的好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