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簡歷的寫作角度
這一類表述,最大的不足是求職意向指向不專、不明、不具體,讓招聘單位感到求職者對本單位的不了解和缺乏誠意。
●教育背景
◎表彰獎勵、證書、資質認證、理論修養、所學課程等,這些體現了一個人的職業素養。
◎本項設置也可分解設為外語水平、計算機水平、資質認證、科研能力、專業課程等。
●社會實踐
◎強調出你適合這個職位的成功經驗和經歷。
◎如果能回答得比較專業,那就會給用人單位眼前一亮的感覺。
●興趣愛好與個性
◎個性要與所應聘的工作相適應。
◎有人會隨手寫下不少興趣愛好,如繪畫、唱歌、排球、籃球、計算機、讀書、交際。興趣愛好不能隨便寫,否則容易在面試時出現紕漏。如果真有特別突出的個人特長,可強調寫出,如下面的描述:
——2000年至2003年間,為校排球隊和院、;@球隊主要成員,多次參加全國和湖北省排球賽及校級籃球比賽,為球隊多次贏得優秀成績;
——2000年湖北省武漢地區高校男子排球比賽第一名;
——2002年湖北省武漢地區高校男子排球比賽第一名;
——后附三張有關證書
他的體育專長給了面試官非常深刻的印象。
建議:個人簡歷項目應按招聘單位的要求設置,重點突出與工作相關的內容。
三、教育經歷——大學生的擇業“資本”;工作經歷——招聘人員的首選
對“教育經歷”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對于求職簡歷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學生回答是教育經歷、相關證書以及工作經歷的比例最高,分別為67.7%、60.5%、55%,其余各項的比例則較少;招聘者心目中排第一至第三位的卻是工作經歷75%、教育經歷72%、期望薪資45.5%。
分析:用人單位的實用主義
在這個問題上,用人單位和大學生存在不少出入。現在多數企業在錄用員工時大多是“拿來主義”,他們都偏向于那些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希望招來即能馬上為企業創造效益,對于企業內部管理來說,錄用這些人則不必對其進行職業培訓,可以省去很多開支,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出色業績的人才都是“搶手貨”,而大學生在這方面則是先天不足,在撰寫簡歷時往往捉襟見肘。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來說,雖然工作經歷比較少但有不少相關技能證書,這可以說是對工作經驗不足的唯一補救方法。用人單位在挑選員工時仍然會很注重應聘者的教育經歷,因此受過高等教育、有過良好教育背景的大學生還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
建議:
◎在求職簡歷中突出與你所求職業相關的技能證書和與之相關的社會實踐。
◎強調你的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知識儲備。
四、求職簡歷的外在包裝,包括用紙、字體、版式
多數大學生認為求職簡歷應精心包裝,有美觀的外在設計。招聘單位認為,求職簡歷是很質樸的東西,應清晰整潔。
分析:簡歷的格式和外表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料。一份好的簡歷不僅主題突出,其有特點的包裝和格式也是吸引用人單位人事經理的主要方面之一。西門子公司人事經理說,簡歷一定要簡單明了:“我們首先選擇看上去讓人感到舒服的簡歷。有人為了求新,在封面上用了大美人頭,用很怪異的文字,有的寫得很亂,揉得很糟,這樣的簡歷,西門子一般不看就直接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