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心得
平地村在發達的珠江三角洲的邊緣,城鎮化有許多優越的條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會有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新的城鎮出現在中華大地上。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消滅工農差別、城鄉差別以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備條件。這三大差別的消滅,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使生產力得以高度的發展。平地村的“固本強基工程”實行“三化并舉”,村民一步走向富裕,走向文明。城鎮化的實現,為消滅城鄉差別、工農差別,乃至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也為建設文明的、和諧的新農村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建設和諧社會,不僅是改革開放發展的現實所需要,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礎。當今各國社會、世界都充滿著矛盾、斗爭、暴力,以至戰爭,世界極不和諧,為何只有中國提出建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西方文化強調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中國文化則是強調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和諧與合一。儒家用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看待問題,十分重視“和為貴”的思想,以建立人際和諧、社會和諧為目標。因此,我們在建設和諧新農村時,應該要從傳統文化中去吸取其精華,吸取儒家和諧文化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