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優質課評選活動”反思
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我想是很有道理的。真知灼見有點夸大其詞,但是真實的反映了某類人、某種現象。意思大概是這樣的:一位教師不管你生活中遇上什么,又是怎樣地影響了心情,但一站到講臺上就精神煥發,像換了個人似的。上這節課的姬老師,我覺得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身處在課堂上,就搖身一變成了孩子們中的一員,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巧妙地將孩子們帶到課文故事之中,彷如身臨其境。這也就是劉老師所指的,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學生一同遭遇閱讀的思考,共同經歷探究未知的快樂。在她的課上有兩處值得圈點,記錄下來予老師們思考:
【片段一】注意老師對詞語理解的教學處理。
師:同學們在積累詞語欄中,大都積累了這些詞語。
【出示】泉白如玉 清澈見底 自由自在 賞心悅目(學生讀)
師:這些詞都是來描寫玉泉的水。(出示句段,學生自讀)
師:仔細聽,你看到了這四個詞語描繪的畫面了嗎?(教師朗誦)
這里要特別提出教師的朗誦,音質音色俱佳再加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朗讀的繪聲繪色,簡直將文字讀活了,仿佛讓我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靈動的畫面。那是一種清新、自然地訴說。這位老師課后談此細節時說道:教師怎么范讀,聽課的老師們提了很多意見,哪些地方重讀,哪些該斷開……但在自己反復朗讀文本后真得對玉泉愛起來,就在晚上哄孩子睡覺時朗讀給他聽,恍然大悟。什么節奏啊、停頓啊,全通了。這里的通是什么?我想就是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感受到了,體會到了,情感朗讀就能水到渠成了。教師閱讀是這樣,教學生亦是如此啊。
師:你看到的是哪個詞?
師:你看到的是這個樣子嗎?(圖片感知)
師:羽泉的水是這樣的美,就美美地讀讀這些詞語吧。
【片段二】語言表達運用。注意老師的引導和評價。
師: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贊嘆著、議論著……
【教法】出示圖畫,及語境提示語。
師:看看都有誰,會怎么說,他們會有怎樣的動作、神態呢?
師:“小伙子”多合適的詞語啊,的確是一位老人的話,能用上我們剛才的詞語嗎?
師:可是,小女孩有點矮看不到呢(師做動作)你看她在怎么做?
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是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一環,如此落實,豈能無效?
(-x-)
⑤
xx年xx月xx日中午的課讓我很興奮,特別是后兩場的《將相和》,一老一少,教學設計異曲同工,但靜心品味,“老者”的課更有風度和厚度。
年輕教師是鄒平二小的王衛國,精神、利落、干脆的氣場統領了課堂。善于以此情帶動彼情。沾化的王俊青老師則相反,透射著沉淀了生活思考的儒雅之氣,溫暖、安靜而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引導孩子們如做游戲般玩味語言文字,和學生一起體會學習的快樂,品味語言的美妙。如果我做了他的學生,我覺得我好喜歡我的語文老師,我喜歡上語文課。
兩位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學策略個性鮮明:
片段一——“負荊請罪”
出示相關句段
師1:請同學們自讀,說說你從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廉頗?
生:不服氣……
師1:他為什么不服氣呢?是有原因的。
出示課外資料鏈接,廉頗、藺相如在作品中的介紹。
師1:說說你又看到了怎樣的廉頗?
師1:如果你是當是的廉頗,心里會怎樣?
師1:這樣一個人,會怎樣說這句話。
指名朗讀。
師1:揣摩個性化的語言,就體會到了人物的特點,所謂品其語知其人。
片段二——“負荊請罪”
讀課文,找到他們不和的句子讀一讀。
師2:讀了,我們可不可以用“勇”字來概括?(板書)
資料鏈接,學生讀一讀。(課件設計的很有古韻,是從右到左的行款方式。)
師2:讀出他的不服氣。
師2:用一個詞來概括“傲”試著讀出他的傲。
師2:從廉頗的語言中,哪里看出來他瞧不起藺相如呢?
生:嘴
師2:這樣的人我們用一個詞叫居功自傲(板書)
師2:讀出他的居功自傲。
師2:還能從一個詞中可以看出他對藺相如的不尊重。
生:爬
師2:我們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詞、關鍵字體會到了人物特點。
師生合作讀,老師讀前面的提示語,學生讀廉頗的語言。
師2:前面的提示語就告訴我們怎樣讀,你們要起好頭啊?
教師示范讀。
師2:同學們,會讀了嗎?
師2:從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人物特點,體會到語言的內涵。
同時指導學生朗讀,教師1關注點在引導,讓學生內心體會然后表現出來,其中一名學生讀得不錯。教師2重在讓學生體驗朗讀的過程,在教師的娓娓道來中讓孩子們聽到自己成長的拔節聲,妙得是最后的教師范讀。化朗讀指導于無痕之中,流過每個學生的心田。我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意思是說怎樣指導學生朗讀,作者的觀點便是“怎么說就怎么讀”,前提是能正確、真切地揣摩到人物的心理之后的讀。特別是人物的語言描寫,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他的語言便帶著個性色彩。“怎么說就怎么讀”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人物個性化的語言。有感情的朗讀是對文字深刻體會后的自然所說,用聲音營造文字的意境,再現故事內容,賦予人物形象以生命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