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中國夢:對理想的眺望與踐行(譚軍)
三
有了夢,就能一帆風順地抵達彼岸?回答是否定的。回顧我們黨走過的艱難困苦的歷程,有過無數次挫折,有過無數次失敗,也有過無數次徘徊。再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前進中摸索,是在實踐中檢驗,是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是“摸著石頭”走過來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中國人擺脫愚味、貧窮、落后、屹立于世界先進發達國家之林而形成了共識的一個基點。所以,我們還要繼續深化各領域的改革,繼續鞏固已經取得的改革成果。改革沒有回頭路,就如同箭在弦上,只能勇往直前。深化改革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攻堅戰。考驗著共產黨人的胸懷,考驗著共產黨人如何讓市場起決定作用的駕馭能力,考驗著共產黨人在政府、市場、企業三者間如何使政府回歸服務職能的果敢決斷,更考驗著共產黨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引領中國人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現道德信仰、人生價值、生命尊嚴的回歸。是啊,有夢,才有追求,才有方向,也才有不竭的動力。如果諾大的中國沒有自己的夢想,才真正是中華民族的悲哀,是中國人的不幸。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源泉,是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堅信,有夢就一定擁有未來。
好高騖遠,是黃粱美夢;腳踏實地,才能夢想成真。實現中國夢,是十三億中國人的共同愿景。因此,小到每一個三尺講臺、每一個生產機臺、每一個建筑平臺、每一塊田間地壟、每一張醫院病床、每一根高鐵道軌、每一項科研成果、每一個邊防哨位、每一項民生工作,都是和中國夢緊密相連的。只有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中國人在平凡崗位上努力工作,精益求精,才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千萬條小溪匯入大海汪洋,凝聚成中國力量,共筑美好的“中國夢”。是啊,我們希望每一個普通公民和家庭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均等的就業機會、完備的醫療服務、適中的居住條件、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對一個國家來說,這些內容每一項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份量,對一名普普通通百姓來說,每一項更是家庭中的天大的事情。而正是這些具體的民生內容,是“中國夢”的最基本的內核。也正因為我們每一名中國人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和能否實現“中國夢”榮辱與共。因此,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是實現“中國夢”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實現“中國夢”不可忽視的重要保障。我們沒有責任不做好。我們只能腳踏實地,勇于擔當,滿懷信心,負任前行。
眺望,是對遠方目標溫暖的注視。在眺望中,理想在心中升華,熱情在血液中凝聚,力量在激情中迸放,中國夢已經成為中國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踐行,是在足下的土地邁出堅實的一步。在踐行中,求實是工作的準則,改革是發展的基石,創新是前行的動能。中國夢承載著中國人的千年夢想,正在打開大門與世界對話。中國夢是中國向世界宣誓和平崛起的告白,是中國對人類世界和平、民主與幸福助推的方向標,將成為激發中國騰飛的內在要求和精神動力,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作者: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