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自查自評報告
6.教育信息化配置
。1)有計算機網絡室、多媒體教室,教師電子備課室,學生微機室計算機。
。2)學校35個教室配備有交互式電子白板,有符合課程標準、緊扣教材、服務教學的教學資源。
三、師資配置
1.教師配備
學校有教職工159人,師生比為1:23.8,其中專任教師157人,占教職工總數98.8%.省、州級骨干教師8名,省級教學骨干4名,學校無專職管理人員,有工勤人員2人,占教職工總數1.2%,專任教師中大學本科52人,專科83人,中專19人,高中4人,學歷合格率為100%,但學科結構不盡合理,缺少心理咨詢、科學等專職教師。
2.教師職稱結構
學校初級職稱比例 38.9%,中級職稱比例 50.9%,高級職稱比例1.2%,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校長從事教育工作24年,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職稱。
3.年齡結構
學校35歲以下教師75人,占教師總數的47.5%,35-50歲教師66人,占教師總數的41.2 %,50歲以上教師18人,占教師總數的11.4%,年齡結構偏大。
4.其它配備
學校配備兼職衛生技術人員1名,沒有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四、學校管理
1.辦學理念及規劃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育人至上、優質服務”的辦學理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依法辦學,以德治校,按照“管理求規范,質量求提高,環境求優化,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思路,從細節管理入手,通過學習和反思,彰顯辦學特色,讓校園、教師、學生盡顯和諧之美。
學校制定了《xx小學教育集團發展規劃》。經過不斷的努力,使學校形成具有鮮明的“管理求規范,質量求提高,環境求優化,特色求發展”的學校文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本學年,學校堅持以繼承、創新、發展為主題,把握“內涵求發展,機制求創新,隊伍求提高”主旋律,抓住機遇,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品位,全面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形成“用制度管理學校,用創新經營學校,用品牌打造名校”的特色發展之路。
2.科學管理
學校各種規章制度齊全,符合學校實際,制度制定依靠廣大教師,來源于教師。落實校產管理、財務管理等各項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校舍設施養護、維修及時,利用率高,校園環境等管理到位,學校杜絕了亂收費現象,合理開支,杜絕浪費現象的發生。
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機構和制度,層層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建立科學、規范的校園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了消防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演練,建立了安全檔案,近年內未發生安全事故。
3.班子建設
依據學校管理理念,把班子建設放在首位,組建一支“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領導隊伍。一是要求每個班子成員堅持政治理論和教育管理理論學習,撰寫學習心得筆記,強化每個成員的宗旨觀念、奉獻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素養、管理能力,轉變工作思路,端正工作作風,倡導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二是學校領導根據各自分工,解決份內工作,大事通過領導班子會議研究或全體教職工大會討論決定。成立了校務公開領導小組、校務監督委員會,財務監督小組,對學校的政務公開情況、經費開支情況進行監督。三是學校領導工作聯系制度。每周五上午三、四節課,由校長主持召開分管副校長、各處主要負責人會議,會議中由分管副校長匯報上周工作,提出下周工作思路,并通過討論達成共識,由校長統一協調,開展下周具體工作。每個領導班子成員聯系一個年級、一個教研組,深入基層,推門聽課,并協調指導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四是執行談話誡勉制度。學校以人性化管理為出發點,如果教職工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或工作態度問題,以談話方式解決,及時改正。
4.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重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政策法規,學習先進典型,進行經驗交流、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教學行為規范》,要求全體教師做到忠于職守,敬崗愛業,依法執教,極大的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強化了廣大教師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愛崗敬業、熱愛學生、關心學生、關注學校發展的教師層出不窮,形成了大膽創新,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