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自查自評報告
(2)規范辦學行為
嚴格執行上級制定的統一作息時間,保證學生“兩操一活動”。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實行課外作業總量教務處干預制度和年組長、主管校長把關負責制,實現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它年級除語文、數學外不留書面家庭作業。語文、數學書面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的總體目標。嚴格遵守上級關于規范招生行為的要求,不違規招生。嚴格考試管理,沒有公布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實行學生綜合評價制度。沒有違規訂購國家和省頒布的教學用書目錄規定以外的教材、教輔資料。做好了部分學科循環使用教科書工作。
(3)課堂教學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始終把此項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學校領導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上課、聽課、評課。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完善教學常規管理體系,加大課堂教學研究力度,構建創新教育新模式,保證了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以新課程改革為重點,扎實搞好“向40分鐘要質量”工程,抓好新課程方案的實施,改進教學常規要求,并具體細化到計劃、上課、備課、作業、輔導、測評、聽課和總結七個常規環節的規范要求之中。狠抓教學工作,各教研組認真制訂學期教學研究計劃,明確研究重點任務,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切磋教法學法,每學期每個教研組都組織教師上公開課、課改示范課、研討課,充分發揮已有各級教學骨干的輻射作用,對新教師采取“傳、幫、帶”活動,向新教師提出“一年過關,二年上水平,三年出成果”的“123”奮斗目標,切實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理論水平以及科研能力。通過課堂展示,業務培訓,結對幫教,苦練內功,促進新教師盡快成長,使一部分青年教師逐漸成為教學骨干。同時,為有經驗的老師創造研究課、展示課的機會,積極開展評課交流,不斷總結提高,使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做到基礎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確保教學行為的改革和學習效果的統一,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
(4)教學監控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堅持各級教學管理人員聽課制度。要求學校各級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至少40節,以便及時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學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強化教育教學檢查制度。定期檢查教師備課、上課、作業批閱、班務日志,掌握教學狀況,發現問題即知即改。巡查教師周二碰頭、周五交接,主管校長周一、周三教師例會上通報檢查情況,及時提出改進要求。
通過期初、期中、期末階段質量檢測,分析檢測成績,查找薄弱年級、薄弱學科、薄弱班級、薄弱教師,召開多層面座談會,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及時改進完善教學制度。以前我校實行“集體備課,資源共享”的備課方式。但隨著年輕教師的增多,這一制度已不合實際。今年,我校規定XX年以下教齡教師自主手寫教案。XX年以上教齡教師采用“資源共享”的備課方式。
努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我校總校已實現電子白板“班班通”,給每位英語教師配備了新式復讀機,其他學科教師也配備了充足的教學儀器,我們提倡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并進行記載,作為教師業績考核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直觀形象的理解了知識,增進了教學效果。我們的原則是寧肯用壞,勿教放壞。
建立畢業班工作指導機制。六年級工作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主要領導和主管教學的校長緊緊抓住六年級工作不放松,定期召開教學情況分析會,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召開學科牽頭教師匯報會,以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召開優秀生座談會,及時為尖子生鼓勁加油。學校主要領導堅持深入畢業班一線,準確把握畢業班的工作脈搏,使畢業班復習工作不偏離正確的航向。為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對各個階段的復習進行了精心安排,提出了一輪復習夯實基礎,二輪復習專題強化,三輪綜合復習狠抓規范,利用周考及時循環鞏固的具體要求,使得復習環節連接緊密,知識掌握與能力提升并舉,大大提高了復習效率;學校加大了對畢業班的學生管理,通過細化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做到人員到位,管理到位,嚴抓狠管,發現不安定苗頭,及時化解,確保了畢業班的穩定和畢業班教學質量的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