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自查自評報告
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在教師職務、職稱評聘中,實行教學質量考核一票否決制度。對于教學效果差,學生反映強烈的教師,教導處經調查后上報主管校長批準,暫停或取消其授課資格,并及時調整教師。
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要求班主任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加強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建一個包容的、支持性的、充滿關心的環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學生,成為學生真正值得信賴的朋友,分享他的快樂,化解他的苦惱,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經常與班級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調各種活動和課業負擔,提高學習成績。
(5)素質教育。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局實施素質教育的規定,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我校的興趣小組活動按時按計劃有序開展,學校組織了“棋類”、“器樂”、“舞蹈”、“球類”“閱讀”等多個校級專業興趣小組,統一時間準時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經常性地舉辦培訓班、專題研討會、成果展示以及典型推廣等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少兒藝術節”,不定期開展學生“才藝展示”活動,這些次活動,充分展示孩子的才藝,放飛心中的希望。尤其是創建書香校園的一系列讀書活動,不僅師生的參與積極性高,而且也獲益頗多。學校規定2---4年級每個班級每周在書香苑安排一節閱讀課;此外還開展了讀書競賽活動、手抄報活動、讀書心得評比等,師生們參與積極,熱情高漲,在活動中發現了部分特長生,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學校圖書室的圖書的更新與流通,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活動的質量。我們對本校藝術教育各個項目開展情況進行定期總結。這些異彩紛呈的興趣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6)每年舉辦春季、秋季運動會,堅持每天做兩操,安排陽光體育活動,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學生體質達標率為 87.3 %,由于學生身高過低或過高、體重過重現象普遍,因此體質健康達標率不符合《標準》中規定的98%以上。
(7)學生評價
在育人活動中,我校改變了以往只看學生文化課成績做法,特別是改進了學生的評價制度。實行“全面看待學生,全方位評價學生,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制定了相關措施。大膽改革考試方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一是,進行成果展示的考試,主要在平時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目的是通過多種渠道鼓勵學生學習,鼓勵不同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去發現,并及時和學生共同討論學習的方式和方法,展示學生的學習收獲,最后綜合評出以“小作家”、“小博士”、“運動健將”、“小歌星”等為主要內容的十項小能手,學校進行獎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上進心和求知欲。二是,分項考試,等級評價。這些考試可平時進行,可隨復習進行。方式有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等多元化評價,這種評價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三是,依據《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重視對非智力因素的評價,主要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三個方面由學生共同評價,結果由教師用語言表述在操行評語中。四是,發揮《家校聯系手冊》作用,每月進行一次家校聯系,采用學生自評、老師評價、家長評價的多種方式,使學校與家庭、校內與校外、教師與家長之間信息暢通、有效發揮、緊密聯系,保障了家長對課改的促進作用。五是、使用《學生素質教育手冊》,對學生的各方面的表現用寫實的方法反饋在學生的評價手冊中,這種“等級+特長+評語”的評價方法,為學生創造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廣闊天地。六是,轉變評價理念,由以往的師評生轉為現在的學生也可以評價老師,每學年由學校印發評價表讓學生自主評品。七是,學期結束時,從品德、學習、勞動、紀律、體育等方面評選出班級的十項“小能手”和學校的十項“小能手”,并予以獎勵,每學年獲獎率達到60%。
六、學生發展
1.通過各種活動,發展興趣愛好,發揮特長,并在各種創造性活動中挖掘學生個體的潛在能力,充分認識自我,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培養大批有知識、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個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