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普九” 自查報告
夯實四大主體工程 不斷提高育人質量
“雙高普九” 自查報告
古 韻 文 閣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中心小學在沈北新區西部,101國道西側,建校于1938年,迄今已70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辦學的需要,學校先后四次遷移校址。現在學校發展規模較大,占地面積34525平方米,建筑面積3667平方米, 操場面積17000平方米,綠化面積3500平方米,硬覆蓋面積2200平方米,有21個教學班,學生555人,教職工53人,專用教室8個,辦公室12個。
我校的“雙高普九”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區教育局和xx鄉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初見成效。學校的辦學條件、育人環境、辦學規模、育人質量、師生的精神面貌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前所未有的。
在“雙高普九”工作迎檢過程中,區委、區政府連續投入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區政府顧瑛區長曾親自來到學校關注合班并校工作并解決實際問題。教育局于東溟局長、李秀紅書記為學校的“雙高普九“工作把關定向,王貴寶局長、丁來洲局長、李中萬科長及相關科室的領導都不止一次來到學校檢查指導“雙高普九”工作,每個環節都體現了各級領導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和對農村孩子的親切關懷,校園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足跡,學校每一點變化、每向前邁進一步都凝聚著各位領導的心血和汗水。
各級領導的關注與支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全校教職員工在“雙高普九”工作中都融入了對家鄉教育的真情,對教育事業的激情,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對未來的豪情,對每個細節都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做到作風求務實,態度求端正,管理求精細,過程求真實,效果求最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我校“雙高普九”工作開展得扎扎實實,有條不紊,留下了清晰可見的痕跡。
學校完成了從低矮陰暗的平房,到陽光明媚的樓房的搬遷;完成了優化重組資源共享的合班并校工作;學校的環境在改變,辦學條件在改善,育人質量在提高,社會聲譽在提升,師生的精神面貌在改觀;全校教職員工團結一心,不懈努力,負起責任,為尹家鄉教育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學校實現了一年一小步,兩年一大步,三年樹形象的跨越式發展目標,使學校從低谷中走出,摘掉了薄弱的帽子,重新找回了自信,振奮了師生的精神;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們共同的努力沒有付之東流,我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得到了回報。現在,我們可以欣慰地說,尹家小學變化了,我們可以自豪地講,尹家小學發展了。
學校的發展變化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可。xx年被沈北新區教育局評為讀書競賽三等獎; xx年被沈陽市教育局評為平安校園; xx年被區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xx年被沈北新區教育局工會評為工會工作先進單位;xx年被沈陽市教育局評為優秀家長學校;xx年被沈北新區教育局評為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先進單位;xx年被確定為省級家長學校實驗校;xx年被沈北新區教育局黨委評為優秀黨支部等。
二、“雙高普九”指標達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