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15)實用類(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題。
嗜血的生涯
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名武林高手因為練功出了差錯,需要經常吸人血解毒,否則全身血液就會凝結成冰。他因此得了綽號“青翼蝠王”,又被罵為“吸血蝙蝠”。這一描寫犯了文化錯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蝙蝠被視為福澤祥瑞的動物,并不令人恐怖。在西方傳統文化中,蝙蝠才是邪惡的象征,而這一描寫顯然取材自西方的吸血鬼傳說。
它也犯了時代錯位的錯誤。在故事發生的時候(元末),不僅中國人,連西方人也不會把蝙蝠與吸血聯系起來,因為以血為食的蝙蝠只生活在美洲。在新大陸被“發現”之后,歐洲探險家們才發現竟然還有食血的蝙蝠。他們一度以為所有新大陸的蝙蝠都是食血的,聯想到傳說中的吸血鬼,便用它來命名,以至有十幾種以果實為食的美洲蝙蝠至今還背著“吸血鬼”的惡名。其實只有三種蝙蝠是以血為食的,其中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數量很少,主要食鳥血,與我們沒有什么關系,而普通吸血蝠分布廣泛,數量眾多,主要食哺乳動物的血,一般說的吸血蝙蝠指的就是它。
在恐怖電影中,吸血蝠常常被表現為像狐蝠那樣的大型蝙蝠從天而降,并兇猛地向動物或人發起攻擊,從頸部直接吸血。實際上,吸血蝠并沒有那么恐怖。它們是小型的蝙蝠,身體只有人的拇指大小。它們更不敢明目張膽地進行攻擊。為了避免被鷹等天敵捕食,它們只在夜間沒有月光的時辰出行,悄悄地尋找熟睡的哺乳動物。
和許多種蝙蝠一樣,吸血蝠有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低空飛行時通過發射、回收聲納,以及靠嗅覺和聽覺來確定獵物的位置。和其他蝙蝠不同的是,吸血蝠的前肢有發達的拇指,這使得它不僅能飛,也能在地上快速奔跑、跳躍,速度能達到每秒2.2米。在發現獵物后,吸血蝠降落到地面,跑向獵物,然后爬到獵物身上毛發較少的部位。它們的鼻子里有熱感受器,用來尋找獵物皮膚上的血管。在確定了下口的位置后,它們先用犬牙剪掉多余的皮毛,然后用刀片一樣的門牙切開一個幾毫米長的小口。刀口極為鋒利,刀法又非常快速,獵物對此不會有任何知覺。吸血蝠并非直接從傷口吸血,而是在血從傷口流出后,用舌頭吮吸。
——節選自《中國青年報》
1.下列對蝙蝠吸血的認識理解,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一武林高手因為練功出了差錯,需要經常吸人血解毒,被罵為“吸血蝙蝠”。
b.只有三種蝙蝠是以血為食的,其中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數量很少,主要食鳥血;而普通吸血蝠分布廣泛,主要食哺乳動物的血。
c.歐洲探險家們以為所有新大陸的蝙蝠都是食血的,聯想到傳說中的吸血鬼,便用“吸血蝙蝠”來命名。
d.在恐怖電影中,吸血蝠常常被表現為像狐蝠那樣的大型蝙蝠從天而降,并兇猛地向動物或人發起攻擊,從頸部直接吸血。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吸血蝠是小型的蝙蝠,身體只有人的拇指大小,它們更不敢明目張膽地進行攻擊。
b.吸血蝠低空飛行時通過發射、回收聲納,以及靠嗅覺和聽覺來確定獵物的位置。
c.和許多種蝙蝠一樣,吸血蝠有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前肢有發達的拇指。
d.吸血蝠只在夜間沒有月光的時辰出行,悄悄地尋找熟睡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