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歐也妮•葛朗臺》、《三國演義》
18.簡述關羽水淹七軍的經過。
答:關羽率領大軍進攻樊城。曹操派了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精兵前去增援。不久,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于禁的軍營扎在低處,大水把七軍軍營淹沒了。于禁和他的將士找個高地避水。關羽率領水軍進攻。把于禁圍住,于禁被逼投降。龐德不降被斬,關羽從此名震中原。
19.簡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內容。
答:周瑜想殺死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當船的一邊被射滿后,諸葛亮令調轉船頭,等到被箭射滿后才離開。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20.“空城計”是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請簡述《三國演義》中“空城計”的故事情節。
答:諸葛亮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陽平城中。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大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
掃。他自己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司馬懿見此情形,心生疑竇,怕有伏兵,下令退兵。
21.簡述空城汁的主要內容。
答:諸葛亮錯用馬謖,失街亭后,只有2500軍士駐守在西城。這時司馬懿引大軍15萬,往西城蜂擁而來!這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眾官員個個大驚失色、諸葛亮登上城頭,果然塵土沖天,諸葛亮當即傳令,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軍士們各守衛在城上巡哨的崗棚,不準出入城門和高聲講話,大開四個城門。諸葛亮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琴聲絲毫不亂。司馬懿看此情景,懷疑城中有重兵,連忙指揮部隊撤退。
22.人們將辦事不成功稱為“走麥城”,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請簡述這個故事。
答:關羽與東吳大將呂蒙在荊州交戰,大敗,退守麥城。由于兵少糧盡,關羽不得不放棄麥城向西川撤退。關羽想走小路,部下擔心有埋伏,可是關羽自恃勇力.不聽勸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敵眾,關羽父子遭擒被殺。
23.簡述威震長坂橋的故事。
答:張飛見曹操親自率大批人馬到來,他讓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分兩隊在長坂橋后跑,等到曹軍來到前,他知道曹操向來多疑,于是厲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連喝三聲,聲如巨雷,喊聲未絕,曹操身邊的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曹操見狀忙下令撤軍。
24.簡述諸葛亮巧借東風的情節。
答:曹操中龐統連環計,釘鎖戰船;周瑜欲用火攻,而時值隆冬,獨缺東風,憂而成病。諸葛亮借探病獻計,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東風;周瑜于是在南屏山筑壇讓孔明作法借風,瑜嫉其能,暗遣丁奉、徐盛于風起時殺之。諸葛亮卻預遣趙云艤舟而待,同回夏口。
25.簡述趙云百萬軍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軍來襲,劉備攜百姓渡江,被殺得首尾不能相顧,妻離子散。趙子龍受命保護劉備的妻兒,但混亂中走散。趙子龍殺人曹軍陣營救出甘夫人,又殺人重圍,懷揣幼主大戰長坂坡,砍倒大旗兩面,前后槍刺劍砍,不到兩個時辰,殺死曹營上將五十余人,得以殺出重圍,救出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