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3
附:文參考譯文
《詩經》不是說么:“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植物不經受(時節的)變化,那么就不成材;人不經歷磨難,智慧就不明達。秋天的第三個月,天氣剛剛變得肅殺,寒氣將要到來。在這時,天地之間凡是出自于春夏的雨露的潤澤,光華的色澤充溢,枝葉美麗茂盛的植物,等到重霜在晚上降臨,早上起床觀看它們,就如同打了敗仗的軍隊,卷起旗幟,丟掉戰鼓,包扎著傷口逃走,官吏士兵都面無人色,也許只是像這樣罷了。在這時天地閉塞變成冬天,(那些植物)被摧殘敗落毀壞的超過一半,他們經受時節的變化也是殘酷的啊。但是從這以后,柔弱的變得堅強,虛弱的變的結實,滋潤的變的干燥,都在體內收斂了精華,各自顯現他們的成就。深山中的樹木,向上接觸青天,下面能庇護千人的,沒有不枯萎的,何況所說的蒹葭這樣的植物呢。但是工匠拿著斧頭在林子中巡行,舉起斧頭來砍完它們,來充作棟梁、方形的椽子、車輪、車的輹輻,不論粗細大小,沒有不勝任它的任務的。所說得損毀它們后有好處,敗落它們后有成就,虐待它們后又快樂就是這種情形啊。
我有個叫秦少章的鄉黨,在我擔任太學官時,他拿他的文章給我看,不高興的告訴我:“只是因為家庭貧窮,接受父母的命令勉強寫科舉的文章。”從前按照他自己的心意寫詩歌和古文,往往清麗奇特雄偉,比科舉文章精巧百倍。元佑六年他進士及第,調任臨安主薄。讀書人考中科舉可以稍稍高興,但是秦少章每次見到我總是不快活。我問他原因,他說:“我是世上獨特的讀書人,生性不高興的事不能做,說話不合乎心意的人不能交往。飲食起居,動靜等各種行為,不能勉強順從別人。假如一旦擔任官吏,就是丟掉自己(的本心)只應對外物,自己稍微顯露傲氣,禍患就接著到來。以前自己一個人被父母出資養活,如今卻是妻子兒女靠我養活,想不做官,又辦不到。。從這以后,我就像身上涂上了漆(生瘡)尋求解藥了。”我勸解他說:“您以前的日子,像是春夏生長的草木。現在讓你苦惱的,是蒹葭經歷的霜啊。人的生性尋求安逸,那安逸確是天下的大憂患。讓自己遷變是貴重的事,重耳不是在外流浪十九年,歸國后就不能成就霸業;伍子胥不逃跑,就不能進入楚國報仇。這兩個人,當他們處于被羈絆窮困憂患之時,暗地里彌補他們的短處增進他們不能做的事,不是像口耳相傳學的那樣淺薄。到現在你想以前做的事,那些值得后悔的很多了,這是因為你知道的知識更多了啊。在床上翻來覆去思考仍然心里安穩,那么行走在整個天下也沒有值得忌憚的了。能把食物分給別人的人,是經常挨餓的人。賞賜給他車輛馬匹卻推辭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如果害怕饑餓厭惡走路,就將要有隨便獲得別人的東西的心思,為害不是已經很多了么。所以降下霜來沒有被殺死,這是植物的災害;安逸享樂終生,不是人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