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考點復習實戰教案
⑥現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寂寞,牽牛花和月季仍然能夠開花。一旦秋風勁吹,落葉滿山,牽牛花和月季還能開下去嗎?再過一些時候,冬天還會降臨人間的。到了那時候,牽牛們和月季們只能被壓在白皚皚的積雪下面的土里,做著春天的夢,連感到寂寞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⑦明年,春天總會重返大地的。春天總還是春天,她能讓萬物復蘇,讓萬物再充滿活力。但是,這小花園的月季和牽牛花怎樣呢?月季大概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長出芽來,也許還能開出幾朵小花。然而護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間。誰為她們施肥澆水呢?等待她們的不僅僅是寂寞,還有枯萎和死亡。至于牽牛花,沒有主人播種,恐怕連幼芽也長不出來。她們將永遠被埋在地中了。
⑧我一想到這里,就不禁悲從中來。眼前包圍著月季和牽牛花的寂寞,也包圍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來時行將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連幼芽都冒不出來的牽牛花。我虔心默禱上蒼,不要再讓春天降臨人間了。如果非降臨不行的話,也希望把我樓前池邊的這一個小花園放過去,讓這一塊小小的地方永遠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現在這樣。
13.作者為什么在開頭敘述與一對老夫婦的交往過程?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內容的作用的理解能力。這類題目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著手考慮,即弄清該內容的內涵,以及它和上下文及主題有何聯系。最后有條理地答出來即可。
【參考答案】 突出他們相識時間之長,感情之融洽;為下文寫老友猝然離世而感到悲傷寂寞作鋪墊。
14.文章前后兩次描寫老友在花園侍弄花草,寫法有何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表現手法的能力。首先要按照要求,找到兩處描寫,比較其中的變化;進而考慮兩次寫老友侍弄花草,強調的是誰,強調了什么內容。按此思路考慮,答案不難得出。
【參考答案】 前一次是實寫,后一次是虛寫。由實而虛,既突出了老友愛花、樂觀的形象,又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對老友的深切懷念。
15.請解釋作者引用的”當時只道是尋常”在文中的含意。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能力。回答此題,既要仔細揣摩這個句子,又要聯系上下文和主題。”當時只道是尋常”實際上暗含往昔與現在的對比,即往昔覺得平常,現在才覺得珍貴;那么往昔和現在的情形分別是什么呢?分析到此便不難作答。
【參考答案】 老友在世時,他種花,我賞花,我們一起聊天,那時覺得這些都是尋常事;現在老友去世了,就覺得當時的尋常事彌足珍貴,令人難以忘懷。
16.從全文看,文章是如何表現”寂寞”之情的?
【解析】 本文考查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回答此題要按”表現‘寂寞’”這一標準,在文中從前往后地篩選,還要整合符合要求的信息,然后分點加以表述。
【參考答案】 (1)用往日的花美人樂來反襯今天花開人亡的寂寞。(2)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斂目來映襯失友的作者的寂寞。(3)通過想象故人園里的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慘命運,來表現內心的寂寞。(4)結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禱(不要再讓春天降臨人間)來強化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