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提分策略:仿用句式 修辭方法
(1)必須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應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
5.借代和借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點: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
(2)不同點:借代的作用是“稱代”,即直接把借體稱為本體,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雖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總是喻中有代。構成借代的基礎是事物的相關性,構成借喻的基礎是事物的相似性。借喻可改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四、夸張
1.定義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夸張。
2.種類
(1)擴大夸張。故意把事物說得“大、多、高、深、強”等的夸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淺、弱”等的夸張形式。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張。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
3.夸張的作用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
4.運用夸張要注意的問題
(1)夸張不是浮夸,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夸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達不到相應的藝術效果。
(3)夸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報、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文體,不宜使用夸張的修辭。
五、對偶
1.定義
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近或相對的意思的修辭方法叫對偶。
2.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
①語彼武陵人,多事何須尋洞口;笑儂荊楚客,癡情只為愛桃花。(《題蒲圻赤壁》)
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
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②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設、條件、轉折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例如:
①錯批一人,誤增三億。
②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③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3.對偶的作用
便于吟誦和記憶;凝練概括,富于表現力;有對稱美和音韻美。
4.運用對偶要注意的問題
運用對偶,切忌離開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仗、整飭,內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對偶,就背離了修辭的本來目的。
5.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
(2)對偶主要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對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里的“反襯”,就形式上說是對偶,就意義上說是對比,這是修辭方法的兼用現象。
六、排比
1.定義
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情感的修辭方法叫排比。
2.種類
(1)成分排比,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虛,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