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作文學習動作描寫復習學案
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
點評: “縱”“撲”的細節,既形象展現了葛朗臺餓虎撲食、禿鷲擒雞般攫取金錢的丑態,帶有動態的夸張性;又揭示了他崇拜金錢、聚斂無厭的思想本質,體現了動機的真實。
(葛朗臺快要死了)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圣像,他卻作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點評:這個“抓”的動作,十分傳神,寓意深刻。原來他把黃燦燦的鍍金,當成了“黃金”,于是不要命地“抓”了起來。這個細節,以含蓄的筆法,形象地勾勒出葛朗臺貪婪、愛財如命的拜金主義者的典型特征。
12、老頭兒放下了釣絲,把它踩在腳底下,然后把魚叉高高地舉起來,舉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時使出全身的力氣,比他剛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氣,把魚叉扎進正好在那大胸鰭后面的魚腰里,那個胸鰭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齊著一個人的胸膛。他覺得魚叉已經扎進魚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魚叉扎得更深一點,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海明威《老人與海》
簡評:作者把筆墨集中在處于特定時空的魚叉上,“舉”、“扎”、“靠”、“推”等動作構成精彩的特寫鏡頭,使人從驚心動魄的搏斗中形象地體味到人的偉力、氣魄和智慧。《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圣地亞哥象征著一種哲理化的硬漢子精神,一種永恒的、超時空的存在,一種壓倒命運的力量。作者將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將現實生活的詩情畫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體現著人類尊嚴和命運重壓下仍有優雅風度的硬漢子形象。本段采用特寫法,運用細致筆調,使行為動作如影視中的特寫鏡頭凸現于讀者面前。
13、書記官站起來,開始宣讀起訴書。……結果他的聲調就混合成不間斷的嗡嗡聲,聽得人昏昏欲睡。法官們一忽兒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這邊扶手上,一忽兒倚在那邊扶手上,一忽兒閉上眼睛,一忽兒又睜開,彼此交頭接耳。有一個憲兵好幾次把剛要開口打呵欠的那種痙攣動作壓下去……瑪絲洛娃聽著書記官朗讀,眼睛盯住他,時而呆呆不動地坐著,時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駁似的,漲紅了臉,后來卻沉重地嘆了口氣,把手換一個放處,往四下里看一眼,隨后又凝神瞧著宣讀的人。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簡評:法官們“一忽兒”中變換動作所表現的漫不經心、草菅人命,與瑪絲洛娃“震”、“漲”、“嘆”等動作所表現的全神貫注、抗爭無門構成對比,讀者從中讀出了沙皇統治下法律制度的虛偽和下層人民的苦難冤情。
14、在那山坡前,戰經八九個回合、八戒漸漸不濟將來,釘鈀難舉,氣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來與他斗著,讓老豬出恭來。”他就顧不得沙僧,溜往那蒿草薜蘿荊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頓鉆進;哪管刮破頭皮,搠傷嘴臉,一轂轆睡倒,再也不敢出來。但留半邊耳朵,聽著梆聲。
——吳承恩《西游記》
簡評:“一溜”、“不分好歹一頓鉆進”、“一轂轆睡倒”等動作描寫只能屬于豬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惟妙惟肖。本段采用特征法,精選富于特征性、個性化的詞語,簡潔傳神地進行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