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三語文作文知識點復習
27.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愿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巖上,這靜默的毀滅,不使我懊喪。
只要我的朋友,是青春的長青藤,沿著我荒涼的額,親密的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谷底,草屋的頂上,飽受風雨的打擊……
只要我的朋友,是可愛的火焰,在我的爐子里,愉快的緩緩閃現;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廣漠的空中,懶懶地飄來蕩去,
只要我的朋友,是珊瑚似的夕陽,傍著我蒼白的臉,映出鮮艷的輝煌。
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想,請以“朋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提示:品讀詩歌,首先要根據所給的話題對詩本身作定向的搜索,從而發現相關的限制條件,使得我們的解讀變得實在而富有意義。本題首先要抓住“朋友”二字,由朋友再回歸原材料,明確詩中“青春的長青藤”、“可愛的火焰”、“珊瑚似的夕陽”的相關表述,深刻理解朋友的內涵:朋友的心是年輕的,朋友的關愛是熾烈的,朋友的友誼是最美的。其次,在導語沒有明示(或者沒有導語)的情況下,我們還要深究與話題相關聯的內容,以進一步確定我們寫作的角度以及在選材時應注意的地方。要抓住“靜默的毀滅”、“飽受風雨的打擊”、“懶懶的飄來蕩去”等短語,理解到“我”常常是在苦悶無助、彷徨無奈的情形下想到朋友的好的,而這些,直接暗示了我們該怎樣來構思立意,選材運思,千萬不要信馬由韁。
28.閱讀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年8月18日,倍受世人關注的三峽“中學生生存大挑戰”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中學生挑戰者將在規定的區域內,采用打工、經商等方式,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自己獨立解決生活、住宿等生存問題,禁止親朋好友提供任何援助。時至今日,中學生對“挑戰生存”的活動已逐漸認同,他們迫切希望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社會生活中提高自強自立的能力,從而塑造自己堅強的品格。生存,其內涵包括多種,不僅有生活上的自立自強,而且還包括學習上的、事業上的日臻完善,我們大家是怎樣挑戰生存的呢?你有怎樣的思考?有相關的見聞和體驗嗎?
請合理選取某一角度,以“挑戰生存”為話題,寫—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標題自擬,文體自選。
提示:此題能夠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思考,進而發表自己有益的見解,寫成議論文;也可以觸動一些學生相關的生活體驗,情系其中,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就此打開思路,薈萃古今中外的見聞,形散神聚,寫成文質兼美的散文。要寫好此題,首先要明確命題意圖,準確理解“挑戰生存”的內涵,要從寫作范圍上和寫作思路上暗合題旨,體現作文話題對寫作過程應具的約束力。其次是選點要 小,因為“生存”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如果在作文中泛淡如何挑戰“生存”,必然大而無當,文章易缺乏深度和力度,只有選取某一小的角度,小中見大,才能厚積薄發,一枝獨秀。
29.閱讀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信用污染”、“信任危機”、“信譽恐慌”……曾幾何時,這些說法已經深入人心,以致大家見慣而不以為怪了,甚至還非常輕松她談起這個話題。在《中國青年》上,XX年第4期《凝固青春•詞匯1999》列舉了13個流行語,“打假”排列第三!金鷹獎的假票案,百花獎的評獎疑云,舞臺、熒屏上的假唱(常常打著“保證演出質量”的幌子)、假掌聲(是電視晚會“永遠的痛”)、假笑聲(都是英達的《中國餐館》惹的禍)……“假”似乎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因而,“信用”成為人們深情呼喚的、翹首以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