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審題立意攻略(一)
這是關系型話題作文,應著重于論述二者的關系,切忌只論述其中一個方面,而不顧另一方面。這類作文是高考的熱點。
從立意的角度來說,可以闡述心境對人生的影響:好的心境可以使人精神煥發(fā),創(chuàng)造出積極向上的人生;壞的心境會使人用消極的情緒看待一切,以致于終生郁郁寡歡。也可寫人生對心境的影響,如果擁有較順的人生,就容易有較好的心境。還可以把兩點結合起來。從體裁來說,可以寫成議論文,議論心境對人生的影響;也可以寫成記敘文,說說心情故事。
此話題可用的材料很多,例如可以由回聲的故事演繹出你有什么樣的心境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可以由蘇東坡的經歷得出好的心境可以使人樂觀地面對人生挫折;也可以從心境的兩個方面著筆,分開敘述,再總說心境對人生的影響。
(四)、對比型話題
1、訓練目標
要著重指出的是材料中的角度是對立的或矛盾的,這是與關系性話題的主要區(qū)別。
2、寫作指導
有時候話題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會涉及到兩種互相矛盾或者是對立的現(xiàn)象或態(tài)度,命題人就有可能將此作為作文的話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比型話題”。
例XX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作文“一個盼望出發(fā)/一個盼望到達”。
要點:在審視“對比型話題”時,我們不能象以往寫議論文那樣,肯定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否定另一個方面,也無須兩者兼顧,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個方面,即采取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方法來進行實際的寫作,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無論怎樣選擇,都只能是所給話題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話題,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文體,都必須說清楚“為什么”。 像上面的作文題,無論是“出發(fā)”還是‘到達”;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闡釋,因為它們都是海員的一種期盼,根本不存在誰是誰非的問題。
3、例文評析
閱讀下面一首詩,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個海員,
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fā)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fā),
一個盼望到達。
“一個盼望出發(fā)/一個盼望到達”,詩中的“出發(fā)”、“到達”引發(fā)你想些什么呢?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過程與結果)(由“出發(fā)”、“到達”展開合理聯(lián)想)
[注意]
⑴立意自定。
⑵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⑶題目自擬。
[分析]
(1)實際上這一作文有兩個熱點,一是社會,二是人生,表面上看來,是“出發(fā)”“到達”,但這都可以談人生、談社會。人生的話題比較易入題。實際上每個人從出生便出發(fā)了,有的人到達了目的地,有的人卻奮斗在過程中,當然這也是一種到達。
(2)抓住關鍵詞,讀懂材料。
要寫好這篇話題作文,就要認真閱讀并準確理解這首詩的深刻意蘊,尤其要深入理解“出發(fā)”和“到達”這些關鍵詞句的象征意義。“出發(fā)”,可理解為事情的開始,對目標的追求,準備面臨的考驗等:“到達”,可理解為事情的結束,理想的實現(xiàn),成功的喜悅等。“出發(fā)與到達”與人生中的無數(shù)個起點和終點一樣,是對立統(tǒng)一、緊密相聯(lián)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船,一個追求的目標達到了,又要去追求另一個新的目標,人生的價值就是在不懈的追求中實現(xiàn)的。對這首詩,如果不能迅速抓住關鍵詞句來思考分析,如果僅局限于從字面意義和詩中的“海員”形象去理解,就會過于狹隘,過于膚淺,甚至偏離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