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導練復習教案
無錫自從顧端文、高忠憲兩位先生講道東林書院后,過去繼承的絕妙學問,流風遺俗不遠。嚴祺先在他的家鄉,誦讀前人的遺作,沐浴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蒙受儒家的感化,精通經學。平日注重名節,謹慎行動,看待世上的功名利祿,好像受到玷污一樣。感慨憤怒抑郁堵塞時觸事而發,因此他的文章的立意主旨常被現在的人笑話為迂腐。韓愈曾經說:“別人笑話他,他卻感到很高興。”人們笑話韓愈,只是因為他的文辭被世俗取笑,好像特別不凡的一代儒宗;如果立意的主旨被世俗笑話,不是又比古人更高一等嗎?即使這樣,(如果)讓韓愈生活在現在的世界上,他立意的主旨,應當也像嚴祺先的迂腐,一定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被大儒取笑。 嚴祺先的文章,我看見的只幾十篇,無論論理,還是論事,都清新明快嚴肅峭拔,恭謹溫順的儒者卻用筆能夠殺人,文章言辭的工整就像這樣!然而我認為文章言辭的工整,現在世上那些不免于世俗的文人,也許有的能夠做;嚴祺先正直敢言超凡脫俗的原因,在于立意的主旨,世人都笑話他是迂腐的人。世人都笑話他迂腐,我卻不認為他迂腐,而是欣賞感嘆驚詫,那么我也是非常的迂腐了! 2 [·北京卷]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5分) 熹 竊 觀 古 昔 圣 賢 所 以 教 人 為 學 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講 明 義 理 以 修 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務 記 覽 為 詞 章 以 釣 聲 名 取 利 祿 而 已 也 今 人 之 為 學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賢 所 以 教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經 有 志 之 士 固 當 熟 讀 深 思 而 問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 【答案】 熹竊觀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既反是矣/然圣賢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經/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說明:單斜線處為必斷句處,雙斜線處為可斷可不斷處) 【解析】 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斷句)。做斷句題時,考生要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解決難點。斷句的主要方法有:抓住修辭特點來斷句;分析文言結構來斷句;抓住標志性詞語來斷句;借助特殊句式和詞類活用來斷句。本段是朱熹為了培養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方針和學生守則,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中間涉及的儒家思想經典對考生來說并不陌生。本段在結構上采用對比,所以可以先從“今人之為學者”處斷開,然后把握一些標志性的詞語,如“也”“矣”“然”。 點撥提升文言斷句題有兩種考查方式:一是直接給指定的畫線句子斷句,二是以選擇題形式來考查。XX年高考湖南卷采用的是選擇題的形式。做斷句題時,考生要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集中精力解決難點。 請大家記住下面的口訣: 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章法內容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現。常用虛詞是標志,更有規律供參看。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排比對偶與反復,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語感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反復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