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必修三文言文指導復習
必修三
[教材篇目]——
《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 《師說》
考點知識鞏固
一、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1.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其義
《寡人之于國也》
(1)直不百步耳 通: ,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通: ,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通: ,
(4)涂有餓莩 通: ,
(5) 以為輪 通: ,
“只”
“毋” 不要
“斑” 頭發花
“途” 道路
“煣” 使彎曲
只是、不過
(6)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通: ,
通: ,
《勸學》
(7)知明而行無過矣 通: ,
(8)君子生非異也 通: ,
《過秦論》
(9)合從締交 通: ,
(10)倔起阡陌之中 通: ,
(11)贏糧而景從 通: ,
“又” 再
“曝” 曬
“智” 智慧
“性” 資質、稟賦
“縱” 戰國時期六國
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稱為“合縱”
“崛” 興起
“影” 影子
•
《師說》
(12)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 ,
(13)或師焉,或不焉 通: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寡人之于國也》
(1)河內兇:
(2)不違農時:
(3)數罟不入洿池:
(4)涂有餓莩:
(5)非我也,歲也:
(6)謹庠序之教:
(7)申之以孝悌之義:
“授” 傳授,教授
“否” 不,沒有
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耽誤
細密的網;池塘
餓死的人
年成
尊敬父母,敬愛兄長
學校
《勸學》
(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9)金就礪則利:
(10)不積跬步:
《過秦論》
(1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2)氓隸之人:
(13)然秦以區區之地:
驗、檢查;省察
磨刀石
古代半步。跨出一腳為“跬”,跨兩腳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