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專題復習:議論寫法指要
沒人回答“為什么”,只能沉默,只有憔悴,只會自問“你以為你是誰”,帶著阿q般的自詡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自慰。幾個月后,終于從失意中恢復過來,“天生我才必有用”,“好男兒何患無妻”,于是重整盔甲又開始奏著“高山流水”覓知音。只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終于,累了。希望,失望,再希望……漸漸的,“愛誰誰了”的感覺在黑暗中瘋長,是個單位就行,就像只要是個姑娘都愿意似的。只是仍有些不明白“為什么刷下的總是我”?有時候,想起曾經“初戀”過的那家單位,心頭也會涌上一股“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惆悵與滄桑。其實,一切不必太認真:找個工作,談場戀愛都不是一輩子的事。只是,天空了無痕跡,鳥兒卻已飛過。文章在寫“找工作”的情形時就用了一連串的相似聯想,用類似的“談戀愛”情形來比喻描摹,使“找工作”的情形得到異常形象新穎的表達,讓讀者也隨作者的聯想而聯想,隨作者的體會而體會,讓人覺得別具一格,幽默俏皮。四、議論文寫作要點葉圣陶說:“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而議論文卻以‘說服他人’為成功。”(《文章例話》)首先應明白議論文是把能“說服他人”作為終極目的的。 寫好議論文,要著重提高幾種能力:(1)認識深刻;(2)有創見;(3)角度新穎;(4)說理充分。一句話,增強說理能力。 寫好議論文,要著力做到幾個方面:既要抓得準,又要說得透,還要理得清。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1、總構出全篇的框架將闡述道理的過程設置為緊扣思維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為主體內容的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是最有助于開拓思路的論證結構。至于怎么靈活用好這種結構,則關鍵在于變通,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中各自的論述側重點。2、分解出幾個分論點議論文重在說理,說理要充實,文章要達到一定的篇幅,就必須對中心論點進行剖分,然后對每個分論點進行論證即說明理由。不會剖切出分論點,是不可能寫好議論文的!分解分論點的方法有:(1)并列法。即對中心論點進行“橫”向的條分縷析,分解出幾個分論點,以顯示思維的全面性。從各個方面把道理講深講透了,文章厚度感就大為增強,才理足氣盛。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分解為這樣三個分論點:①)苦可以激發進取心;②苦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③苦可以培養創造精神。比如,《缺憾》一文,列舉了印度泰姬陵的悲劇性故事、《亂世佳人》扮演者費雯麗的“兩道高低長短不一的柳眉”、日本的東照宮的有意顛倒“一支梁柱的雕花”、“女媧補天”“老天也會損壞的”等事例,從“橫”的方向,闡述了“完美”和“缺陷”的辨證關系。最終落腳到“人世間的缺憾遺恨更是常態,又何須苦苦癡想求全”的結論上。(前有《細節的魅力》等例文) (2)層進法。即對中心事理作“縱”向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分論點間,結構上要呈現出一種先后有序、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結構美;邏輯上要呈現出“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一種“臺階性”思維過程。如“在困難面前”可以分解成這樣的幾個分論點:①要承認困難,因為困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②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難,千方百計地戰勝困難。這三個分論點就呈遞進關系。(前有《無法完美》等例文) (3)對比法。即將事理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以顯示思維的鮮明性。如“學貴多問”可以分解成這兩個分論點:①多問可以相互參照,便于釋疑;②孤陋寡聞導致學業荒廢。(前有《功夫在課外》等例文) 3、引用典型鮮活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