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 寫作二
他手里緊緊攥著一張紙,紙上是一個新寫的“大”字。
墨汁是新磨的,圓潤黑亮;字寫得五分遒勁,五分柔媚,似乎充滿了天地間的靈氣,把春色全部注入其中。
獻之再次欣賞手中的那個字,終于長長出了口氣,昂起頭,挺起胸,滿懷春風地敲起了父親的門。
羲之端詳著兒子的字,一句話沒有說,順手在案桌上提起筆,稍稍潤了墨,在“大”字底下重重加了一點。
獻之見父親并不作任何評語,狐疑不解,只得跨過內堂,敲起了母親的門。
“我兒練了幾年書,只有一點像羲之啊。”
………
不知不覺,柳枝長長的,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它的綠色。
字寫得六分遒勁,四分柔媚。獻之心中的火苗在上竄,他不能忍受父親的沉默,母親的謬贊,他整日整夜呆在書房里,附近的水池早已成了醬缸,光是用壞的筆就堆了三尺高。
他相信自己這次的字已經爐火純青了。
羲之還是一句話沒說,重重點了一點。
母親繼續贊嘆著,贊許的眼光還是停留在那個點上。
……
大雁南歸,風掃落葉,柳樹綠意雖濃,卻似乎有些憔悴了。
字寫得四分遒勁,六分柔媚。獻之的右手長了一層厚厚的繭,他心中熊熊旺火升騰,懸腕提筆,用盡全身的氣力寫出了這個眉飛色舞、氣吞山河的“大”字。
羲之還是一句話沒說,重重點了一點。
母親繼續贊嘆著,贊許的眼光仍是停留在那個點上。
……
雪花飛舞,爐火正紅,不知不覺又過了五年。
獻之的手還在揮毫,可他已經不再寫那個“大”了,他寫的是“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五分遒勁,五分柔媚,還有十分瀟灑開朗。
羲之抬起頭來,端詳著自己的第七個兒子。他記得小時候的獻之練字時,自己曾在后面拽他的筆,結果沒有拉動,當時自己就預言“此兒以后當有大名”,沒想到當年的預言如今成了真言。
羲之若有所思地說:“好,很好!”
獻之的手沒有舉向空中,而是垂了下來,恭敬地侍立著。
如果是五年前,獻之也許會得意地高呼自己的成就,現在,他終于明白自己和書法之間的距離了。
【閱卷評點】
本文借助想象構思成文,編造了王羲之的故事蘊涵題目的寓意,可謂思維開闊,領悟能力很強,獨特的想象,流暢的語言,構成了本文獨特的創新意識,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幾個片段順連成一片,思維跳躍,動感十足。
語言表達顯得準確,對王羲之的心理活動和語言描繪較為成功,實是考場不可多得的佳文。
生命的意義
一個杯子,一塊石頭,一些沙子,一些水,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學家,也許你會告訴,他們的結構,他們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學家,也許你就會告訴我,他們能夠產生什么樣的物理現象;如果你是哲學家,也許你又會告訴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認為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