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 寫作二
在這樣一個大自然的美麗所在,徜徉其中,觀感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我醉了,醉心于辛棄疾的“春在溪頭薺菜花”的熱鬧;醉心于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閑適;醉心于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超脫。我在想,自然界的萬類霜天,熱鬧也好,靜寂也罷;美麗也好,險惡也罷,都以大自然圈定的生存法則存在著,都以自己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生活著。而人類呢,特別是生活在水泥叢林的人們,追名逐利,勾心斗角,活得夠累了。應該走入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讓自己污染的心靈得以凈化。
在自然中生活,就是在天然氧吧中呼吸,在原生態世界里徜徉,就能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走進自然,在自然中生活,是都市中人洗滌心靈的不二法門,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閱卷評點】
本文由對自然意境的描寫過渡到對人生社會的議論和感悟,脈絡清晰,文勢貫通。語言優美,如行云流水;意境芬芳,使人怡情悅性;感悟哲理,如暮鼓晨鐘。文句整散結合,參差錯落,極具整齊劃一的形式美,頗有朗朗上口的韻律美。小作者扎實的文字功底和極富意蘊的理性思維,使散文有厚重之感。反復把玩之,手有余香;用口含詠之,甘之如飴。
【例7】(•全國ⅰ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XX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等黨政領導人迅速趕赴災區指導抗震救災。
十多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民警,各省市的救災隊、醫療隊、工程搶修隊迅速進入災區。港臺救援隊和國際救援隊飛抵災區。志愿者從四面八方匯聚災區。救援物資從水陸空源源不斷運進災區。
一位中學教師在講臺上用生命保護了下面的四個學生。一位失去15個親人的縣民政局長連續指揮救災五天只睡了七個小時。幸存者的生還奇跡在不斷突破,100小時、150小時、196小時……
中央電視臺24小時播報。19日14時28分舉國哀悼。
一樣的愛心,不一樣的表達。捐款、獻血、義演、關注……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
這個材料作文題目顯然是很時新的,緊扣“抗震救災”。此次轟動全國的5.12汶川大地震,給我們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困難和災難,同時也表現出了我們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勇氣和決心,此次災難中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和催人淚下、激動人心的故事,里面很好地表現了骨肉情、師生愛、軍民愛、華夏情、國際情等等,我們可以根據材料,從中選取適合自己寫的立意,穿插敘寫在地震中發生的感人小故事和你內心的感觸,切記,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生硬地堆砌材料,泛泛而談,切忌說大話、空話等。可以寫記敘文和散文,若是有好的論點,寫議論文也可。總之,這個作文題目容量大、題材多、靈活性大,還是比較好寫,但是要寫得出彩、打動人心,還得下一番功夫。
【立意角度】
1.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民族的力量;奉獻出自己的愛心;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