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成語專題復習教案
a.古人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
b."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味"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育。
c.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
d.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解析]答案是b。"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不能用來形容古人刻苦學習的楷模,故a項使用對象不當。"洗心革面"是比喻徹底悔改,指人的改過自新?quot;洗心"指清除邪惡的心思,"革面"指改變舊的面目。c項中,刊物決心"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既產指人也沒有悔改之意,故適用對象不當。"左右逢源"有兩種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阻,屬褒義;二是比喻處事圓滑,屬貶義,現在以貶義用法較常見。d項重在這個孩子對電腦、互聯網的"說",顯然兩種意思都不恰當。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XX年全國試題)
a.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就養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使在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仍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
d.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解析]答案是b項。a項描述的是抗洪搶險時的情景,情況緊急,搶險隊必須迅速趕到,而"安步當車"的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當作是坐車",顯然與句意不符。c項是說攤前人很多,產品供不應求,說明人們均爭著購買鮮花,而"車水馬龍"是說車多得像流水,馬多得像游龍,常用來表示人車往來不絕或形容繁華的情景,顯然是不恰當的。d項中的"蓬蓽生輝"是謙辭,表示由于別人到自己家里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這個詞只能出自自己的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裨潁陀斜岬捅鶉恕⑻ц咦約旱囊饉跡杉迷詿舜κ遣磺〉鋇摹?/p>
三、復習對策:
從以上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對成語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們能根據具體的語境判斷成語的運用是否恰當。而要正確判斷成語運用是否恰當,就必須了解成語的意思,明確成語的使用范圍、對象及褒貶色彩等情況。在復習中,只要針對這些情況,從了解成語的特點出發,加強練習,勤于積累,就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平時對成語的練習、積累,要注意下面的一些情況:
(一)了解成語的特點。一般說來,成語具有古語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點。
1. 古語性。有的成語中保留了古漢語詞語的意思或用古漢語語法結構。如"不過爾爾"中,前一個"爾"是"如此、這樣"的意思;后一個"爾"同"耳",相當于"罷了"。意思是"也不過如此而已,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時不我待",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應理解為"時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裝。意思是"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2. 定型性。成語的結構不能隨意變動,也不能隨意換字或增減字。?quot;入木三分"不能說"三分入木"。"入木三分"來源于古籍記載,說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工人用刀刻時發現墨跡滲入有三分深。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深刻。如果說?quot;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名副其實"與"名符其實","副"是"相稱、符合"的意思,與"符"的意思差不多,但"名符其實"就不是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