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成語專題復習教案
(五)弄清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
成語有具體的適用對象、范圍,或人或事,不能張冠李戴。如"汗牛充棟"僅用于物(書),不能用于人;"表梅竹馬兩小無猜"都是指從小就相識的異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舉案齊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間,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眉飛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論"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氣橫秋"可用于三類人:(1)老練而自負的人,(2)沒有朝氣的年輕人,(3)擺老資格的老年人。
(六)弄清成語超常運用的特殊性。
對成語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規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規用法。如果被成語的常規用法束縛,不能根據具體的語境靈活變通,就會誤入歧途。如1995年的"想入非非"和1997年的"不孚眾望"就屬非常規用法的考查。有些同學只知道"想入非非"常規用法是不切實實暮悸蟻耄床恢浪姆淺9嬗梅ㄖ?quot;想象進入到一般人所想像不到的境界",結果失誤。這是不改變成語詞素而改變成語的常用含義,廣告用語常用這種修辭方法,如說該廠的牙刷堅固耐用,可巧用成語"一毛不拔"。
(七)弄清成語語境場合前后的相關性。
成語使用時應注意成語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條件,成語本身的詞素含義,成語的感情色彩與適用范圍,還要注意這些成語與上下文語境之間的相關性與融合性。否則就會出現1999年"一勞永逸"這個成語前后語境不合的錯誤。故應注意如下幾種情況。
1.語義重復。 如:"這兩則驚人相似的故事,說明肥豬定理并非空穴來風。"(《半月談》。6,《貪官與肥豬》)("空穴來風"比喻流言乘隙而入或消息的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句中成語前再加"并非"否定詞,與成語本身的否定含義重復,造成失誤。)
2.顧此失彼。 如:"排雷是生死攸關的工作,這個排雷部隊已傷亡200多人。"("生死攸關"是指生和死兩個方面,而從整個句意來看,強調排雷工作的危險性,并不包含"生",顧此失彼而造成失誤。)
3.語義相左。 如:"新興商城才開張,鴻運百貨大廈又敲響了鑼鼓,兩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勢。"("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勢,前文?quot;兩家商店",語境義與成語含義相悖而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