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全類型資料易錯成語分類匯編
10.閃爍其詞:他的演說不僅內容充實,而且閃爍其詞,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閃爍其詞:有意不把話說明白。不合語境。)
11.涉筆成趣:寫事件,不寫其來龍去脈,只取其涉筆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語,含蓄濃縮。(涉筆成趣:形容一動筆就畫出或寫出很有意趣的東西。常用來表示創作者水平高。這里“涉筆成趣的地方”指的不是創作人,而是故事情節。片言只語,零零碎碎的話。強調零碎,不表示濃縮。)
12.水落石出:有德之人不會以權謀私,不會貪污受賄,雖然清貧點,但活得坦蕩,沒有水落石出之慮,也沒有半夜敲門之驚。(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看似正確,但習慣上“水落石出”從積極的角度比喻真相終于大白,不表示消極的擔憂。)
13.受寵若驚:由于一到長沙就受到人們的追棒,大熊貓“公主”受寵若驚,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樹上,怎么都不肯下來。(受寵若驚: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這里表示受了驚嚇,錯。)
14.首鼠兩端:這所學校向家長發了一封關于收取學費的公開信,既言“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可實際收費額卻步步攀升。首鼠兩端,堪稱奇文。(首鼠兩端: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左右動搖不定。這里用于表示言行不一,錯。)
15.深入淺出:在這次“希望之星”中學生繪畫比賽中,一幅名為《揚帆》的作品以其獨特而深入淺出的構思獲得了一等獎。(深入淺出: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不用于繪畫作品。)
16.上行下效:只有領導干部嚴格自律,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個社會風氣得到好轉。(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指跟著干壞事。貶義。)
1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于一切倡導人。
18.聳人聽聞:故意夸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19.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片言只語作為自己的話來說,多用來形容一味重復別人而缺乏主見。
20.數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禮制、歷史。比喻忘本。現也比喻對本國歷史無知。
21.師心自用: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并非指學習老師的方法來運用。
t
1.彈冠相慶:斯韋思林杯終于回到了我們的懷抱!當普天彈冠相慶時,人們不由得不佩服蔡振華 。(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
2.退避三舍:巴以沖突不斷升級,中東局勢充滿變數,令許多旅游者和投資者退避三舍。(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不用于躲避災難。)
3.螳臂當車:國有銀行開始清理國有工商業不良債務,沖銷了大約200億元,但對國有企業的巨大的呆帳壞帳來說,實在是螳臂當車。(螳臂當車: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多指逆潮流而動。用在這里與文意完全不符。)
4.條分縷析:目前,語文教學的最大弊端是條分縷析,教師過分的講解,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語的興趣,而且影響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條分縷析: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褒義。不是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