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全類型資料易錯成語分類匯編
5.陳陳相因:近年來文藝舞臺的繁榮,呈現出百花齊放,陳陳相因的景象。(陳陳相因:是貶義詞,意思是“沿襲老一套,沒有改進”。)
6.出奇制勝:他往四周一看,發現漫山遍野都是這種怪石,這時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勝叛軍的妙計了。 (出奇制勝:不能帶賓語。改為“……出奇制勝,消滅叛軍的妙計了。)
7.楚楚動人:文章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麻雀的外形、動作和精神,傾注著強烈的愛恨,讀起來楚楚動人 有很強的感染力。(楚楚動人:姿態嬌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動人。)
8.出神入化:有時書中人物的命運,引起我的豐富聯想,我凝視著窗外的藍天,不免出神入化。(出神入化: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與“出神”毫不相干。)
9.充耳不聞:中國女子柔道選手袁華在人聲鼎沸的賽場上能做到充耳不聞、心靜如水,而一旦發力,就令對手不寒而栗。(充耳不聞: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不合語境。)
10.處心積慮:這家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自從他當上廠長后,經過他三年處心積慮地經營,終于扭虧為盈,走出了困境。(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費盡心思。貶義。換為“殫精竭慮”。)
1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12.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時間等。
d
1.洞若觀火:他是我大伯的老鄰居,大伯有幾個孩子,誰幾歲,誰的性格怎樣,他都洞若觀火。(洞若觀火:形容有敏銳的觀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質,好象看火一樣。用在這里不合語境。)
2.大放厥詞:以文為是詩,自昌黎始,至東坡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大放厥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多含貶義。即使從原義角度,東坡也不以議論見長。)
3.當仁不讓:這人一貫愛占便宜,碰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總是當仁不讓,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歡他。(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占便宜當然不是應該做的事。)
4.鼎力相助:只用于對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5.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
6.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或社會地位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到了很高的境地。
7.獨具慧眼:不可理解為只有一個眼,其實形容具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眼光。
e
1.耳熟能詳:對于發生在校園的事情,同學們雖然耳熟能詳,但因為缺乏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所以往往熟視無睹。(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校園里的事,同學們更多是親身經歷和目睹的。)
2.耳提面命: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總是耳提面命,擺官僚作風。(耳提面命: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褒義。不能用來形容官僚作風。)
3.耳濡目染:記者趕到李婉芬生前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耳濡目染了許多平凡而有動人的故事,了解到這位平民藝術家的許多東西。(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換成“耳聞目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