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古詩文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四)無中生有,盲目套用。即考生喜歡先從政治角度切入,絞盡腦汁地從字縫里發(fā)掘詩的所謂政治意義。結(jié)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如有的考生可以由“春”想到“熱愛生命”“為國效忠”“懷才不遇”,乃至“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壯志”。這種憑著自己的想象而出現(xiàn)的隨意答案,其原因是想用一些名詞術(shù)語當作萬能鑰匙,盲目照搬,亂貼標簽,以圖能騙得一些分數(shù)。還有一種就是盲目套用。如鑒賞山水田園詩時就套用“隱逸”“閑適”“熱愛自然”;詩詞中若有花落飄零之景,就認為是“傷春惜春”;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則主題多是憂國憂民……這種推測,某些時候會僥幸“命中”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結(jié)合詩人的生平、思想、藝術(shù)風格,尤其是詩歌作品本身進行理解判斷,分析綜合,其結(jié)果只能是千人一面、缺乏個性與靈性,這種所謂的鑒賞只會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厭倦。
新題精練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11分)
觀魏博①何相公獵
張 祜
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
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
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
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
【注】 ①魏博,古地名。
(1)詩歌前兩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場景?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詩歌后兩聯(lián),簡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這兩聯(lián)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艷麗、壯闊宏大的晨獵場景(晨獵圖),(分析概括3分)烘托了晨獵的氛圍,為人物的出場做了鋪墊。(作用2分)
【解析】 可以從“淺草”“紅旗”“白馬”,分析得出寫環(huán)境色彩的艷麗,從“分圍”“向日”“迎風”等,分析得出寫場面的宏大。閱讀標題理解詩的內(nèi)容可以得出它的作用。
(2)【答案】 塑造了一個身手矯健、技藝高超的獵手形象。“背手抽”寫出了取箭動作的嫻熟利落。“翻身控”展現(xiàn)了獵手動作難度大,技藝高超。尾聯(lián)通過描寫人們的驚嘆和大雁應聲而落側(cè)面表現(xiàn)出射箭技藝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
【解析】 分析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的內(nèi)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寫主要從動作上分析,側(cè)面描寫主要從“萬人齊指”和“一雁落”上歸納。
【詩歌賞析】
總括詩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滿天,晨風拂煦,綠草如茵,紅旗向日,作為人物亮相之前的壯麗場景,緊接而來的“白馬驟迎風”一句,是英雄人物躍馬出場,施展渾身“帥”勁的亮相動作。由此而下,此詩便將寫作重心轉(zhuǎn)到這位驍勇騎士當眾顯露獵射飛雁,矯健靈活的杰出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鏃”,是正面描寫騎士背手取箭的動作,著一“抽”字,手勢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見身段之靈巧。“翻身控角弓”,彎弓名之曰“控”,這就進一步展現(xiàn)了射者臂力強勁的架勢,“控”之而再來一個“鷂子翻身”的漂亮動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對于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評價,當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動作表面。
關(guān)鍵所在,畢竟還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楊的驚人絕技。果然,剎那之間,就在圍觀的人群中間,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哄然的歡呼,并且一齊指向遙遠的天空。原來藍天高處,一只帶箭的鴻雁,垂著雙翅,直向地面墜落下來。此處“寒空”之“寒”,雖有點出時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飛鴻雁的凌絕蒼穹,從而加強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異氣氛。全詩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現(xiàn)的歡聲雷動的熱烈場面,自可留給讀者去想象了。